中短篇小说市场呈现颓势 能否“破冰”前行?
中短篇小说能否破冰前行 ?
记者 周倩
中短篇小说的创作,相比起上个世纪80年代奇迹与辉煌的历史,今日呈现出的市场颓势真似这个春寒料峭的早春,令人怜惜。而长篇小说每年3000部以上的出版数字,更是让中短篇小说的境况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近年来,无论是知名作家,还是初学写作者都直奔长篇小说而去,中短篇小说创作仿佛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这是一个作家生机勃勃的表现
近日,作家出版社逆流直上,推出了三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中短篇小说集,分别是贾平凹的《美穴地》、刘醒龙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和张炜的《生长蘑菇的地方》。编辑安然坦言,目前图书市场上长篇小说风行,即使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出版起来依然需要勇气。“出这套书还是有风险的,但为什么会有风险,我真的搞不懂。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短篇小说创作做一点贡献。”安然说。
贾平凹的中短篇小说不少读者都很熟悉,《美穴地》中收入了他的《王满堂》、《猎人》、《读〈西厢记〉》等。除此之外,书中还选入了贾平凹近年来创作的《艺术家韩起祥》、《饺子馆》等。张炜《葡萄园》、《蘑菇七种》;刘醒龙的《分享艰难》、《白菜萝卜》、《挑担茶叶上北京》等中短篇也被纳入各自的中短篇小说集。
接着新书出版的热乎气,去年刚刚以450万字的长篇巨作《你在高原》问鼎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张炜也开始为中短篇小说摇旗呐喊。
1月10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记者见到出席新书见面会的张炜,并与之攀谈了几句。当记者问到:“为何在出版《你在高原》这样的长篇之后,选择中短篇文学作为自己2012年的开篇礼?”张炜告诉记者:“其实我一直保持着中短篇写作的状态,因为这是一个作家生机勃勃的表现。”他也向记者透露,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会再出一些新的短篇作品,包括儿童文学以及其他题材。
在新书发布会上,张炜回忆了自己创作第一部中篇小说的情形、发表情况以及发表后的心情。他还根据自身的创作经验,谈到了中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创作的区别。说到眼下这部装帧典雅、还散发着墨香的新书《生长蘑菇的地方》时,他露出了欣喜的微笑。他说,无疑,这是他十分珍爱的一部书,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书中所选的篇目都是他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翻开书,随便读一段文字,都能让他想起当时创作的情景,那些记忆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不完整的碎片,但当时的一些感受仍记忆犹新。
有评论专家认为,短篇对于语言的要求更高。有的时候对于作家的判断,就以短篇作为标志。而张炜也坦言,“个人最凝练的、最好的文字可能在我的中短篇里边”。
市场是不能回避的因素
中短篇曾是判断一个作家水平的重要标准,然而,新传媒工具的兴起,给图书市场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的连载小说长篇累牍地布满大大小小的网站,穿越、虚构、玄幻题材层出不穷,都强烈震撼着传统文学的神经。此时,多以乡土文学见长的中短篇小说更是步履维艰。
《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其中确实有市场效益的因素。他进一步解释说:“长篇小说更有市场号召力,发行量可以达到惊人的数字,中短篇小说在发行方面则比较困难。对出版社来说,出版中短篇小说也是个“冒险”。而且,承载中短篇小说的文学杂志很难进入市场。”阎晶明说,很多著名作家选择从事长篇小说创作,里面原因很多。首先,影视剧的改编对文学创作有很大的诱惑力。长篇小说在这方面的机会就更多。此外,长篇小说可以不看作者的名字,只看小说的故事、题材,只要写得好就可以。而读者的阅读要求也间接影响了作者对作品长短的投入,“过去我们阅读的是文学,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想当作家的人、关注文学的人,中短篇计较这些东西;而作为一般的读者,就是想从作品中看到别人的生活,对人物的命运感要求更加强烈,而对纯粹文学欣赏的观点倒反而降低了一点。”
自上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热之后,中短篇小说不再抢眼,读者更愿意读长篇不愿意读短篇,这是古老的阅读心理,长篇之所以吸引读者,在于故事性更强,尤其故事容量方面。对此,张炜认为,这与整个社会的心态有关,过去,文学的聚光灯在短篇作品上,文学评奖也以短篇作品为主,当时阅读语言是吸引人的唯一驻点,而如今,读者看重的更多是情节和故事,对语言的关注越来越冷淡了。
中短篇小说的破冰之势
以网络文学见长的盛大文学曾经举办一次手机小说比赛,在进入前30强的小说名单中,都是中短篇小说,涉及的体裁和领域与传统文学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在文学品质上,手机小说呈现出区别于传统文学的特质。手机小说更注重连续性、可读性、娱乐性和互动性。手机小说的阅读都是手机用户用零碎时间,比如排队时间进行的,阅读时间支离破碎,这就给作者提出一个要求,小说情节必须更有连续性,需要设置更多的悬念,吸引读者在不稳定的阅读时间中一直保持阅读的欲望。
这一消息似乎给长期以来备受压抑的中短篇小说一个好的提示,紧凑的文章布局,以点带面的文学思想,短小精悍的文学形式,恰如其分地与快节奏、快阅读的现代社会不谋而合。或许,新传媒方式会给中短篇小说的春天增添一抹绿色。
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水舟认为:“好的作品一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比如,像经典名著《老人与海》这样的中短篇小说,也成功地拍成了影视剧,而我们缺少的,就是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特别有力度的中短篇小说,这可能也是一个问题。”其实,近年来,一些知名的电影或电视剧也改编自中短篇小说,比如《潜伏》(改编自龙一的短篇小说《潜伏》)、《集结号》(改编自杨金远的短篇小说《官司》)、《早春二月》(改编自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等,而刚刚收获不错票房的《金陵十三钗》也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短篇小说。
龙年伊始,我们期待着一个长篇繁荣、中短篇也同样兴旺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