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与王朝兴衰的巧合:铜钱消失与大清灭亡一致(4)
陈宣帝太货六铢 “叉腰哭天子”?
钱发行过多,超过需求,就会贬值,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通货膨胀,即老百姓常说的“钱不值钱”。
中国历史上“钱不值钱”的时候很多,如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权臣董卓改铸小钱,搞得物价飞涨,一斛(120余斤)谷价高达数十万钱。南朝梁武帝时废铜钱改铸铁钱,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老百姓上街赶集,要用车推着钱去买东西,比民国末期用麻袋装钱购物还糟糕。唐末光启年间(885-888年),每斗(12.5斤)米价高达30万至50万文,甚至1斤黄金买不到5升(6.25斤)米。
老百姓对币值不稳是深恶痛绝的,有的时期甚至以诅咒警告当政者,不能“要钱不要命”。
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曾铸一种叫“太货六铢”的铜钱,重量不到陈文帝时“天嘉五铢”的1倍,却强制当10枚天嘉五铢使用,百姓强烈不满。不久坊间即传出“叉腰哭天子”的说法,称这种六铢钱对皇帝不利。
原来,六铢的“六”字篆书,刚好形似一个人叉腰站着。“叉腰哭天子”本是坊间对朝廷发行这种坑人钱币的憎恨,说来也巧,不久宣帝真的死了。陈后主继位后赶紧废了六铢,专用五铢。
这种巧合在汉灵帝时也曾出现过。中平三年(186年)铸行一种背面有特殊标记的铜钱,方孔的四角有4道线,直通外郭,民间称为“角钱”,现在收藏界则称为“四出五铢”。据《后汉书》记载,当时人们便说这钱不好,是凶兆,象征天子从四面下堂逃走,国家将亡。不久,真的“京师大乱”。
点评——
这类“巧合”多发生在朝代将亡之际,为什么?不是钱本身有什么魔力,而是滥发行钱币造成国家金融体系崩溃,恶性循环,导致政权不稳,朝代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