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韩寒反思“一万多天”的错 方舟子自称似令狐冲

2012年02月07日 08:53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方舟子质疑韩寒代笔,与韩寒“隔山打牛”展开论战。由于应对失据,韩寒的“反对者”已由民调显示的10%上升到20%。不过,随着韩寒发表“谢幕词”,引众多围观者落泪,局势明显有所变化。昨日,韩寒于清晨继续更新博客,称开学后将赴母校开始主题演讲,告诉少年校友,在自己人生这一万多天里,犯下的各种错误和反思。对能够客观看待自己的韩寒,网友跟帖称赞:进步很大,加油!

  反思博文 一万多天犯下的错

  韩寒发表谢幕词,无疑是聪明的一招,将自己锁定在了悬崖边的安全区内,最后不忘抛下一句:作品见。昨天清晨,他再次更新博客,撇开这次“论战”,以“这一代人”为题,回顾了自己2006年以来,有一笔没一笔的博客生涯。韩寒说,自己再有7个月,便30周岁了。等到开学后,他将要去母校开始主题演讲,“我要告诉我的少年校友,在这一万多天里,我犯下的各种错误和反思。因为我一直不相信成功学,所以我讨厌在机场书店的小电视屏里看人家演讲自己怎么成功的。成功之道有很多未必能展开的东西,而且你也不能将自己的狗屎运赠送给受众,所以看着他人的成功往往无助于自己的成功,但是听着他人的失败也许能避免自己的失败。”

  韩寒在博文中还提醒众人说,很多人也许未必注意到,4年前他写了一篇文章《这一代人》,从此开始了自己真正的杂文旅程。他承认,出道的时候叛逆,也曾“北漂”首都,举目无友,孤独的像只马桶搋子。后来生活累积用完了,开始学车,回上海找高中时候追求的姑娘。但不久又分手了。韩寒说是报纸启蒙了他,之所以报纸更加好看,是“因为这一代人毕业了,开始进媒体工作了”。

  4年以后重新写这个标题,韩寒认为,“在2008年的时候,那篇虽然写的不错,不过为了拍马屁,我拼命埋汰以前那几代,还居然说这一代人中的笨蛋和王八蛋还没有浮现。”

  网友跟帖 终于客观看待自己了

  昨天,不少粉丝在坚持中,清晨等到了韩寒的新博文,面对韩寒的自我反思,粉丝喜忧参半。有网友感觉“特真实,有种无畏的洒脱。”还有的跟帖称,“看来你已经客观地看待自己了,进步很大的,加油!路还要我们自己走,是走好,是走错,全看自己。搞笑的说,正如小沈阳所说的,走自己的路,叫别人无路可走。”也有粉丝感到失望,称“一个具有批判思想的人,常常是在文笔中显出自嘲的风格。”可看了韩寒最近的文章,一再出现自夸的言语,感到“很失份”。

  有趣的是,针对韩寒的谢幕词,方舟子的粉丝日前也写出《方韩之争阶段性总结》一文,网友“真理越辩越明”从6个方面梳理了方舟子的“证据链”,比对了双方的说辞、辩论风度的优劣,得出结论是“方大获全胜”。作者在分析文章中还指出“不少公知犹抱琵琶,半遮面,心里知道全是假的,但都知道方的厉害,不敢直接挺韩”罢了。

  韩寒的反思,也许应证了央视评论员王志安几天前提出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16岁的韩寒在面对一次有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时大公无私地想到规则意识,但我们是否可以要求成名后的韩寒,在面对当年因程序瑕疵产生的公众疑问,而自我反思?这是韩寒一贯宣称坚持的原则,批判是非的标准。”

  独对多人 方舟子自称似“令狐冲”

  面对同情韩寒的挺韩族,方舟子早已真切体会到了自己将要坚持打到底的这一笔战的艰难,“我有点类似令狐冲,当然也有点像萧峰,经常是一个人独对很多人。”在回答每日电讯记者提问时,他解释,“只是碰上了,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计划,当时就真的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感觉。”加入笔战的原因是,看到韩寒用重金悬赏的方式回应质疑,他觉得很好笑。回头看了麦田的质疑文章,觉得里面有些内容还是有道理的。“本来我只是旁观者,没想到韩寒写了篇长篇文章攻击我,把一些我从来没说过的话安到我头上,我只好也写长篇回应。”

  不过,方舟子虽然这么表态,但他不认为做错了什么,“我没有主观恶意,没有说非要搞臭韩寒。我一再表示对他没兴趣,只是根据看到的材料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你可以不同意我的分析和结论,但你不能因此就说我在诽谤。我这叫合理质疑。”

  本报记者 蔡 震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