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林散之之子林筱之得其父遗韵 淡泊名利醉心艺业

2012年02月01日 14:56 来源: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林筱之

                  

林筱之作

  林筱之,原名昌午,生于1928年10月,原籍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林山乡。时居南京中央路119号1单元301室。现居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桥北林散之故居,其父乃书画大师林散之先生。

  筱之三岁识字,五岁从父学画,得其教导和熏陶,经过七十余年的学习,画临黄子久、渐江、石涛诸家,书学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李北海,于乙瑛、曹全诸碑,均有涉猎,后书风颇似其父,气势平稳,书风秀逸,笔间苦藤,内含灵气。其执笔亦使“勾手”法,悬腕中锋,得其父遗韵,使人观之,确一家风骨。

  筱之1948年在杭州华东美术学院读书时,由其父引荐,师黄宾虹学画,奉侍左右,问学甚勤,恭谨受教,得其真传。校长潘天寿、教授郑午昌奇而重之,潘天寿在其作品中题曰:“昌午仁弟擬古之作,臂力浑厚,墨色深沉,至为难得”。郑午昌亦题:“临古之作以似而不似为妙,昌午颇有得处”。

  1945年黄宾虹老人在北京写信给林散之评誉林筱之的山水画将来必是艺坛佼佼者。

  筱之学画在其父和黄宾虹先生的指导下,诗、古文、词与书法兼学。六十岁后,广游名山大川,遍及新疆、四川、广东、浙江、山东、安徽、福建等十余省,行程数万里,归来悉心创作,他胸有丘壑,洒脱不拘,运笔老辣深厚,用墨苍润,重用水墨,黑白得体,布局空灵,用传统笔墨写山河新貌,抒时代之情,不离法度,既有黄老遗法,亦有散翁意趣,师法自成一家。

  筱之谦虚好学,平易近人,淡泊名利,醉心艺业。日本友人对他的书画评价很高,海峡两岸的识者亦然,但他自己却每每自谦自勤,有诗云:“草草百年有限生,小楼寂静辨风声;春来冬去忙何事,不为浮名为性灵。”又诗曰:“我乃乌江一小知,未承家学负所期;不求显达不随俗,但避锋芒但避奇。窗下闲临潭渡画,灯前偶读香山诗;锥沙裕透张张纸,满目残阳铺水时。”八十岁后亦有诗云:“为爱江山好,经常近水波;层层看远近,浓淡写峰峦。”

  林筱之先生今年八十四岁,他看到夕阳无限好的美丽景色,治印二方:“八十如童”和“耄而不耄”。他常住林散之故居,在幽静的故居里,仍然埋头作书画,以乐晚年,看来他有的活呢!真性情中人也。 文/老邻

  编者按:应台北“国父纪念馆”之邀,由刘洪友发起组织,南京中山书画院和国际书法艺术协会、日本文化交流促进会、中国书法学院共同参与,在2月6日于台北“国父纪念馆”内隆重举行“国际书画艺术展”。台湾各界嘉宾将出席并剪彩,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张海等及日本二十位书法大家联展。现刊出著名书画家、“草圣”林散之艺术传人林筱之先生携同南京中山书画院17位书画家的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编辑:蒲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