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龙年藏市预测:市场趋向理性 走势曲线上扬

2012年01月31日 18:48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经过2011年秋季的回调,至兔年岁末的平淡收尾,艺术品市场去年的整体表现让藏家们仍然揣度回味。龙年的藏市会迎来又一轮劲爆行情吗?有哪些热点值得关注?需要规避哪些陷阱?记者走访了业内专家。

  高精尖是不变的宠儿

  年底奔波于各大拍卖会,又收了不少宝贝的收藏家张继峰对眼下的收藏行情了如指掌,他告诉记者,受金融环境影响,投资者资金收紧,去年下半年整个艺术品市场稍有下降,但并非大跌,跌跌涨涨,曲线上扬是总的态势,“预计今年秋季市场会有一个大的走势”。即便在市场下跌的总体行情下,高精尖的藏品仍然坚挺,是市场不变的宠儿。

  拿书画来说,现当代大家如张大千、齐白石的作品,“就从来没跌过”,看准影响力大的作者,他们的精品,买不起大的,可以买中小型的精品,“买精、买巧、买好”。

  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会长、陶瓷鉴定专家乔红涛建议藏家:普品要少买,多收精品。像清晚、民国的粉彩、青花普品,年代近,量大,升值潜力就很有限。比较起来,精品数量少,档次高,虽然价格高一些,但升值潜力也大。    

  老窑瓷器要走红

  乔红涛表示,陶瓷收藏项中,前几年青花、明清官窑炒得非常高,基本已经到顶,“下调是必然的”,而以往价格不高的高古瓷,也就是老窑,这两年开始火起来,价格一直在涨,而且还有很大的上扬空间。去年初,一个唐白瓷罐的价格在一万元上下,现在已经达到两三万元,价格上涨了两倍之多。有眼光的收藏家也把关注的焦点从青花、明清官窑转向老窑器,“去年底,欧洲、日本的许多拍卖会上已经明确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高古瓷已经开始了大规模回流之旅”。

  乔红涛认为,老窑器的走红跟传统文化的回归有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直观载体,老窑藏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

  买跌抛高,看准时机玩转收藏

  藏市行情波动,何时下手?如何下手?在拍卖市场行走多年的资深藏家张继峰颇有心得:“跌的时候正是买的时候,高的时候正是抛的时候!”趁年底价格走低,他奔走各地拍卖会,抓了不少宝贝。抓住这个价格循环,瞅准时机下手,该进的时候进,该出的时候出,玩转收藏,靠的是对时机的准确把握。

  冷静入市,有备而来

  不少藏家认为,2012年艺术品市场虽然有所调整,但整体趋势仍会向上发展,价格大幅度回落可能性不大。

  钱币与青铜器鉴定专家、河南省钱币学会副秘书长于倩认为,去年,青铜器、钱币秋拍都遇冷,成交量也低,预期冲高的没有冲高,跟前两年的热度相比差距很大,钱币市场总体在回落,银元从高时的八九百元一枚跌到现在的五六百元甚至更低,至少跌了三分之一。

  于倩认为,这说明目前市场正在趋于冷静,投资者也不像过去那样盲目,没有目标地追市。2012年,春拍预计不会有大的行情,市场将稳定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会再行启动。

  艺术品投资目前已真正成为抗通胀的一种投资方式,明清家具、古籍善本、古玩杂项等拍卖价格也有望延续2011年的上扬势头。

  但业内人士提醒,进入收藏领域要有备而来,选择自己懂行的项目,不要盲目入市,先学习再收藏,毕竟,“买啥涨啥”的疯狂行情已经不再。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