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老年画展引发集体回忆 具有艺术和史料价值

2012年01月31日 09:30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0)

  添祥增瑞 图示时代 具艺术和史料价值

  老年画展引发集体回忆

  (记者 周凡恺)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举办的社藏中国老年画系列展日前在该社马场道展览馆举行,113幅从民国初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内容涉及民国通俗教育年画、改良年画、老上海月份牌年画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代风貌的年画,在春节期间吸引了大量观众,不仅为观众奉上了一道视觉盛宴,也勾起了人们对已逝岁月新年的美好回忆。

  与爆竹和春联一道,那些为中国人的中国年添祥增瑞的老年画,曾点亮过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家。中国年画自诞生至今,始终以一种草根所特有的顽强精神,无数次地在年令时节以一种最简单、最直接、最大众,也是最浪漫的方式,温暖过一代又一代国人,它是真正属于大众的艺术,也是属于中国人特有的抒情达意的方式。

  中国年画曾分为许多种类,如通俗教育年画、改良年画、老上海月份牌年画等。有关专家称,过去的封建教育读四书五经、作八股文章以取士,民国时期改为学校制,即利用学校教育改革中国落后面貌,有识之士认为“美育”可改良人的品质。“通俗教育”系列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旨在通过年画这种喜闻乐见,容易被当时民众所接受的形式,起到传播知识、教化人民的作用。其中,既有以百姓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为内容,也有反映时代风貌、社会新气象的作品。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民国初年的改良年画。民国初年,直隶(河北)巡按使公署天津教育司社会科对年画进行改良,旨在辅助社会教育,破除陈旧陋习,革去社会恶习,遂对天津杨柳青年画进行了考察,并在天津以彩色石印法印制了一批“改良年画”。 这些年画把天津旧年画里习惯表现的一些陈旧迷信的内容,改为宣传团结互助、立志爱国、破除迷信等新思想、新观念,使天津改良年画生机勃勃,成为天津新文化的一个亮点。

  新中国成立后,《姻缘劳动》《给朝鲜人民写慰问信》《庆祝国庆节毛主席大检阅》《拥护和平》《互助丰收》等作品,都是新年画的代表。新年画担负着对新中国的社会生活、美好未来、民族形象的设计塑造任务,它以新的符号体系图示了这个新时代。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李毅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参展年画作品都是天津人民社的社藏,这些老年画不但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举办这样的展览,一是要传达最美好的祝福,二是表达我们对那些为年画艺术做出贡献的老艺术家们的敬重和怀念之情。  

  此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免费参观。这也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普及文化、艺术惠民的一项举措。 同时,此次展览也是年画系列展的首展,随后还有其他不同题材的年画陆续展出。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