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城市雕塑三问:富有冲击力的文化符号如何塑造

2012年01月31日 09:27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日前,由著名雕塑家、全国城雕委办公室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城市雕塑空间形态规划研究课题组首席科学家白一博士主创的浙江省慈溪市中心城区雕塑规划方案,因其编制的科学性、艺术性和规范性,在国内众多规划设计团队中突出重围,一举中标,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最有冲击力的文化符号,是一座城市的眼睛,是城市中凝聚的音符。但目前,我国城市雕塑精品少、乱象多、雕塑主题孤立、脱离地域文化、缺乏公共性。城市雕塑该如何进行规划?又该如何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白一。

  “柔软的科学”背后的规律是什么?

  记者走进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的“城市果园”,火红的石榴、金黄的柚子垂在枝头,院内各种雕塑高低不同错落其间:嬉戏的玩童、铿锵的战士、娴静的少女……院子的主人就是白一,这个生机盎然的艺术森林是他的“城市果园”试验田。

  “艺术是一门软科学。灵感当然重要,它是一种显性的升华,但是艺术家还要研究艺术这门软科学的隐性规律。”白一从小痴迷于雕塑。1986年,他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从此开始了对艺术这门“柔软的科学”的系统探索。他先后求学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国得州大学、美国中北大学进行系统学习,相继师从刘开渠、王卓予、许江、冯远、吴良镛、孙筱祥、范曾等国内知名艺术大师。

  白一介绍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我国城市雕塑进入发展的“黄金十年”,雕塑主题公园、文化长廊、市民广场、风景大道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精品少,乱象多:“奔马”、“醒狮”成为最常见的题材,“一个圆球加几条飘带”就成为“抽象艺术”,盲目建设;雕塑主题孤立、脱离地域文化、缺乏公共性;一些领导会根据自己的“长官意志”拍板一个城市的公共审美形态……

  对此,白一认为,城市雕塑要解决乱象,需要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要通过综合分析、考察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结构、各种社会资源及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和城市性格品质,经全面、系统的构思、创意设计,形成科学、文化、生态、发展的综合规划体系,形成全局性的雕塑艺术意象组合形式。

  富有冲击力的文化符号如何塑造?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主人的大客厅,如果你是城市管理者,你会在自己的客厅里放些什么来招待客人?

  “必不可少的是雕塑。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最有冲击力的文化符号,是一座城市的眼睛,是城市中凝聚的音符。”白一说。

  2006年,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球招投标,征集矗立南北两岸的标志性雕塑,白一胸有成竹带着自己名为“祥和”的“中国印”雕塑,过关斩将通过三轮投标从全世界几百个作品中脱颖而出。高达36米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标志雕塑“祥和”共有两件,从创作、设计到施工竣工长达5年时间,近2000平方米的浮雕工程量创全国之最,传统经典的艺术造型,吉祥和谐的中国文化图腾以及精彩的宁波史诗和嘉兴史诗浮雕,呼应了两岸百姓对吉祥和谐的共同期盼。

  “艺术要用心血来浇灌,要把真情融入进去,赋予其生命灵魂。可能不够精致,但是会有强大的生命力。”白一说。

  公共精神如何展现?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各种课题如何体现公共性?艺术规律的探究如何系统化?城市景观设计如何成为公共景观?这是白一经常思考的问题。

  1998年,白一第一次去温州。刚下火车,这座早已名声在外的浙东南第一大都市却让他大吃一惊:与全国同类沿海城市相比,这座千年古城的雕塑数量明显偏少;市区居住区几乎没有雕塑作品;除五马街的五马雕塑、白鹿衔花等少数能够突出温州地域文化性作品外,其余城雕作品大都脱离了城市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九年后的2007年,正逢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倡建设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温州市着手编制《温州市城市雕塑规划》。白一的规划方案最终中标。他的规划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审美思考和公共审美需求的深度关怀,赢得了专家学者和温州市城市管理者的认可。对于自己的城市雕塑规划设计,白一的解读是:“城市之美不是空洞的,也不是抽象的,而是活生生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鲜明特色。一个城市的发展就是一个动态的、鲜明的主客体关系,而不是一个单体。城市是主体,城市管理者、城市建设者、市民都是城市的客体。”

  也许这些不停的思索和追求就是白一一直向记者提起艺术家的“公共精神”:城市雕塑有着高度的唯一性和更高更广更深的“公共”艺术度,城市艺术不完全是个人的艺术行为,艺术设计必须用高度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服从公共环境的需要,服从公众的审美需求。

  白一告诉记者,时下城市建筑、城模式不断增加,但最优秀的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却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其实,国学艺术是能够滋润城市文化的。白一说,接下来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深度规划,让人们走进城市中或者公园里,一抬头看到一件“一叶障目”的小品,俯下身望见“孟母三迁”的浮雕,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国学文化艺术的熏陶和涤荡。“国学艺术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物质基础到达一定高度后,需要一定的文化憧憬和文化呈现。”(本报特约记者 鲍丰彩 本报记者 叶 辉)

【编辑:蒲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