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芭蕾舞剧《牡丹亭》:创造出“比翼鸟”审美意象

2011年11月10日 17: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评中央芭蕾舞团舞剧《牡丹亭》

  欧建平

  芭蕾舞剧《牡丹亭》剧照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芭蕾舞剧《牡丹亭》是一部因强强联手而创意多多的新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而它在以西方芭蕾为手段、探索中国舞剧创作新思路上的价值,尤其值得关注。

  在该剧的种种探索中,最大胆且巧妙的创意,我以为莫过于为女主人公杜丽娘设计的“三我”了——三者间的虚实关系与个中意趣,及其形象塑造、动作编排、时空转换和细节设计,足以令我们久久回味……

  舞台上,叮叮咚咚的音乐声将我们带进了朦胧的梦境中……靠椅上,是情窦初开、娇羞可人的少女杜丽娘,她身着白裙,以梦来开启整部芭蕾舞剧。在梦中,她用细腻的动作流露出少女在潜意识中的春心荡漾与无法如愿的苦闷,这种以青春期心理活动为主线来贯穿全剧的结构,足以使该剧成为一部地道的“心理芭蕾”。

  花神杜丽娘身着红色长裙,脚穿足尖鞋,代表着少女杜丽娘情窦初开时的冲动,她与少女杜丽娘的关系可谓变化莫测:时而形影不离、前呼后应,时而虚实结合、相依为命,为整个舞台平添了人气。

  昆曲杜丽娘一招一式中表现出昆曲特有的温文尔雅,走起台步来也显得戏味十足。她不仅时刻以“说书人”的身份为全剧的情节变化承上启下,揭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更自始至终担任了原作者汤显祖和现作者李六乙的代言人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提醒着我们别忘了这出芭蕾舞剧的灵感来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昆曲。

  作为一部由国际团队打造的新型芭蕾舞剧,日本著名设计家和田惠美将全剧的整体风格定位为凝练简约。她将全剧的服装色调严格限制在了白、黑、红、蓝、灰中,众花仙的长裙最初以白色为主,而将腰部染成了红色,以便同花神的红色长裙相呼应;他们在出席婚礼时,则穿上了清一色的红色长裙,使得整个舞台变得喜气洋洋。

  德国知名舞台设计家米夏埃尔·西蒙为舞台中央设计的那座平台秉持了同样的简约风格,令人叫绝。

  在《牡丹亭》给我们的所有惊喜中,数郭文景的音乐最让人感到特别。动听的旋律中不时地飘来德彪西名曲《牧神的午后》主题,无形中将观众带进了一个古老传说特有的语境中。

  不过,一部舞剧的成功与否,最终还得看它是否拥有几段既能为全剧的发展推波助澜,又能美得令人窒息的精彩舞段。作为芭蕾舞剧《牡丹亭》创作班子中唯一的小字辈和中芭人,费波功不可没。在他创作的所有舞段中,当数少女杜丽娘与柳梦梅同跳的那两段双人舞最让人叫绝——前者,难度颇大的托举动作令人目不暇接,摸爬滚打的地面动作接二连三出现,真切地创造出“比翼鸟”和“连理枝”的审美意象;后者,若即若离的身体接触令人心力交瘁,擦肩而过的人生际遇使人心灰意冷,真实地演绎了一出“人鬼不了情”的芭蕾舞剧。该剧的美中不足在于编导和舞者们在大肆张扬西方芭蕾的长线条之美时,还需要继续寻找芭蕾同中国传统的含蓄内敛之美相融合的方式。

  新闻链接

  《牡丹亭》是中央芭蕾舞团继《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于2008年5月推出的又一部中国原创芭蕾力作。该剧撷取我国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的精华,以情贯穿,通过舞者杜丽娘和两个精美化身的交融,表现人物奋力挣脱禁锢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内心世界。其舞蹈编排主线清晰,突出芭蕾舞蹈语汇的张力,音乐既选取了中国传统的戏曲音乐,也采用了西方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和原创作品,舞美和服装设计简约、空灵、唯美,舞剧中昆曲和芭蕾所造成的多元韵味相互交织,为芭蕾民族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该剧曾先后在北京、深圳、香港、澳门等地演出60场。2011年8月,应邀参加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并担任开幕演出,以高水平的表演让西方世界惊艳,书写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篇章。

  导演、改编:李六乙 作曲、编曲:郭文景 舞蹈编导:费波

  主演:朱妍 王启敏 曹舒慈 李俊 邢亮 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