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辛亥百年:追寻杭州“八旗子弟”足迹

2011年10月11日 16: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杭州10月11日电 题:(辛亥百)年 追寻杭州“八旗子弟”的足迹

  中新社记者 严格

  “我们的祖先来自东北长白山下”,2011年9月,在离开长白山万里之外的杭州百井坊巷,60多岁的郎国庆很认真地告诉记者。

  郎国庆是满族人,杭州百井坊巷,也是辛亥革命后杭州八旗子弟及其后裔的主要居住地,这里居住的满族人,大多数是当年清朝派到杭州驻防旗营的八旗后裔,至今在杭州已经有300多年了。

  旗下营

  据史料记载,1648年清廷决定在杭州设立旗营,因其为“江海重地,不可无重兵驻防,以资弹压”。自那时起杭州旗营就是清帝国中规模较大的驻防之一,其驻防将军手下一直有以满族为主的3000多将士。在清代最初几十年中,杭州旗营的兵力对清朝征服东南沿海地区起过重要作用。

  杭州当地话语中,驻防城这个军事设施被称作“满城”、“旗下营”,或简称“旗下”、“旗营”。

  旗营防城,东面临现在杭州中山中路,南边至开元路,西面是西湖湖滨,北为庆春路,是西湖边黄金宝地,占地4.5平方公里。

  旗营是八旗大小官员、兵丁以及眷属的聚居之地。郎国庆告诉记者,他的祖上就是旗营里的一个小官员。

  而著名的敦煌学家常书鸿也是出生在杭州旗营,2011年9月记者致电他的女儿常沙娜,这位80多岁的旗营后裔还清楚记得:他们家是满族伊尔根觉罗氏,曾祖少峰为清代驻防浙江杭县并安家落户的“世袭云骑尉”,祖父是八旗黑龙江一个工艺厂的录事。

  据曾经在旗营居住过的满族宗室之后张庭栋在上世纪60年代回忆,所谓旗营,并无营房,营房就是旗人住宅。因为旗人是以家为营,以兵为业,旗营不过是一群旗人挈家带眷,聚族而居,所建营舍,即是旗人的居宅。其构筑亦很简陋,高不过丈余,一律是平房,隔间一般都是竹片编篱,再涂以泥灰,大部分住宅,均无地板,一家数口,也不过三五个房间。只有少数宗人贵族所住房屋则比较讲究,石库门面,前厅后院,亭园花木,有似汉人之官宦人家。一些官舍衙署构筑就比较考究,参佐以上均有官署,大小衙门计有130余所,规模最大者,是镇浙将军署,地点在延龄门大街之西(今杭州元华广场),占地120余亩。

  经过几百年的变迁,记者遍寻杭州,已经基本找不到原杭州”旗营“的痕迹。只有在西湖南线新恢复景点“亭湾骑射”,为当时“旗营”之中一景。这里当时周围平沙浅草,供八旗子弟骑射练武,故称“亭湾骑射”。乾隆先后六次来杭,每次都有检阅杭州旗营八旗,“阅兵”的地方就在“亭湾骑射”。

  据郎国庆了解,旗人在旗营只要一出生就会有钱粮供应,旗人除了当兵,不工、不农、不商,吃钱粮一代一代传袭下来靠国家供应,而供应的标准,“基本类似现在的低保”。

  然而驻防杭州几百年后,八旗军的战斗力和到处在长白山下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据曾经在旗营居住过的满族人张庭栋在上世纪60年代回忆:“旗人中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兵丁走卒,老弱妇孺,不抽鸦片者是绝对没有。一般贵族子弟,从童年即染上烟癖,终身沉沦其中,极少有能自拔者。”

  而这时,已经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辛亥革命的前夜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