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汇报:技术的高度=大片的出路?

2011年07月16日 14:11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营造视觉奇观,离不开科技支撑。当口碑不一的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所向披靡,似乎给我们的电影人上了重要一课:电影只有依赖技术,大投入、精制作,才能成就视觉盛宴,造就商业神话。但对“这一课”,学界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响,一场“技术是否绑架了电影”的讨论,也从大洋彼岸席卷而来。学者们质疑“技术大片”违背电影的本义,只是解了眼睛的渴,却不能解心灵的渴。

  在这种背景下,国产大片要不要跟着好莱坞的路径突围?有国内电影研究者认为,其实眼下中国商业大片与好莱坞的不一样,各自身陷的是不同的困境。

  好莱坞:被技术劫持

  利用高科技营造视觉奇观,一向是好莱坞大片畅销全球的一大法宝。不过,直到《阿凡达》横空出世并被整个电影工业奉为“天神”,人们才惊觉:技术已经走过了头,取代人物和故事,成了电影的主导元素。但在这个资本就是力量的时代,2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足以为商业大片确立新的标准:无3D,不电影。

  自那以后,好莱坞开始投巨资批量生产3D电影,然后从全球市场获取高额的票房回报。有统计显示,今年暑期档将有16部3D电影在北美上映,比去年多了一倍。3D电影的票价也水涨船高,《阿凡达》在北美的最高票价尚为15美元,几个月后的《驯龙高手》就标出了19美元,而不久前上映的《功夫熊猫2》更已涨到23美元。

  与此同时,3D电影的口碑却与票价走势相反。迪士尼花4亿美元打造的3D《加勒比海盗4》,在烂番茄网上的好评率仅为33%,许多观众抱怨其剧情“极其弱智”,完全不能与前三部比肩;史上最卖座系列动画片《史瑞克》的3D版终结篇,也被影评人批为“剧情不过是前几部的翻版,毫无新意可言”。看着这些靠高科技包装通行全球的票房新锐,人们惊呼:电影被技术劫持了吗?

  国产大片:技术落后制约艺术表达

  “现在国产大片的问题,不在于技术过于强大,而恰恰相反——我们的技术太落后,远远不能满足艺术表达需要的效果。”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这样向记者表示。作为一名中国电影工业的观察者和研究者,尹鸿注意到,国产大片往往把主要资金用于商业元素的购买,比如大导演、大明星、有市场号召力的剧本以及有特点的外景地等等,用于技术的投入很少。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不少所谓大片除了故事薄弱,在视觉效果上也漏洞百出:“《赤壁》里的鸽子像天鹅,《唐山大地震》里的蜻蜓像直升机,《关云长》呢,演员站在那儿,明晃晃灯光一打,毫无层次感。”到目前为止,公认技术做得最好的国产大片当是《集结号》,成本8000万元,由于没找大牌明星,大量投资花在了技术上,比如邀请来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的爆破特效团队为影片打造战争场面,在大银幕上呈现了国产片罕见的震撼效果。

  “中国式大片”:在学走路中找出路

  “没有强大的技术,不足以支撑电影消费。”在电影这桌宴席上,主菜一定是含有高科技的大制作。如果说大片是电影工业的支柱,那么技术就是大片必需的钢筋。

  我们的电影人似乎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我们看到:吴宇森耗资9000万美元拍摄新片《飞虎》,宣布要把一半投资用于电脑特技,还原大空战场面和重建上世纪40年代的昆明;徐克在筹备《龙门飞甲》时,为把自己的旧作翻拍出新意,不仅将美国、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相关人才网罗进技术团队,而且在过去2年里造访世界各地多个3D基地,参加了多种规模不同的3D测试。

  然而,也有人担忧:亦步亦趋跟着好莱坞的技术路线走,会不会重蹈其技术绑架电影的覆辙?当我们的电影美学尚未成熟时,在高技术垒起的高门槛前,进,或者退,似乎都不代表海阔天空。有一点可以确定:技术成就了大片,但技术并不等于大片,拍电影绝不仅仅是一件技术活。技术的高度,其实融汇于艺术表达的高度;推动技术不断发展的目的,是实现更完美的艺术效果。“中国式大片”的出路也许在于:真正认清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表达中国人的情感诉求。

  本报记者 邵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