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的《忐忑》以浓郁的地域民歌风格一夜走红,被大众誉为“神曲”。但是,它又不属于哪一类民歌风格,这种在民歌基础上的演绎,超越了民歌。它之所以能打动观众,在于表演者汲取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神韵,又丰富地表达了东西文化结合的效果。
从音乐美学的角度看,《忐忑》显示出对传统优秀文化恰当的汲取与借鉴,表达了一种艺术创新的努力,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为未来的艺术创新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成功在于创新
《忐忑》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据笔者问卷调查统计,51.52%的被调查者认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歌词也是为音乐服务的,虽然这首歌曲形式比较怪诞,但其背后具有很高的艺术与美学价值,融合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精华,值得肯定。”其实,从最初的《走西口》到如今的《忐忑》,在演唱形式与风格上,女高音歌唱家龚琳娜表演艺术的过渡非常大。无论是在唱法还是在伴奏上,都呈现出一种华彩秀丽、变化无穷的景象,因其节奏变化多端、表演夸张、歌词神秘等因素,该作被网络赋予了娱乐的色彩,广大网友称之为“神曲”。
《忐忑》的伴奏音乐大多采用中国民族乐器如笙、笛、扬琴等,与西洋提琴、键盘等相结合,民乐的管弦乐混搭、中西乐器的混搭,较完美地突出了主题。这种混搭式结构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西文化之美。
《忐忑》运用戏曲中的锣鼓经作为唱词,融合黑头、老旦、花旦、老生等多种音色。锣鼓在戏曲里是用来为戏伴奏的,在把握节奏、营造气氛、表现情绪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戏曲里的锣鼓经,无论是敲击还是从口中念出来,都属于无音色的伴奏。但在《忐忑》中,演唱者很好地运用到了锣鼓经,并将其加上富有民族音乐元素的旋律和对比明显的强弱变化,将锣鼓经“反宾为主”,活灵活现地以歌唱的形式展现出来,具有极强的节奏美感。
《忐忑》的成功,在于演唱者唱功扎实、咬字清晰、音质清越,对民歌理解深刻,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心态与情绪,锣鼓经唱词几乎就是那寥寥几字,却能在整曲中变幻无穷,唱腔多变,与旋律结合在一起,加以忽强忽弱的音律,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音乐听觉享受。
抽象美与生活体验
音乐来源于生活,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一种驰骋想象的空间。《忐忑》由于没有具有实意的歌词,因此没有明确的表达对象与主题,所以歌曲的内涵可由听众根据自己的生活感悟和音乐欣赏水平自由理解,具有其他一般歌曲所不具有的抽象美。不同的听众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会有一定差异,这反过来又衬托了歌曲的内涵美,这个特点可以说是《忐忑》重要的独创性之一。
《忐忑》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它多变的唱腔和特殊的音乐结构,还有演唱者在演唱时夸张的面部表情。龚琳娜将戏曲中的地域文化气息放大地表现出来,使观众清晰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音乐美学中把音乐表现的对象分为三类:感情对象的表现、视觉对象的表现以及认识性对象的表现。无论是上述三类对象中的哪一种,《忐忑》都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无尽的想象,使歌曲拥有独特的抽象美、联想美和内涵美。
作为一位用心去体验生活的民族音乐家,龚琳娜不断在民族音乐和传统唱法中寻找和探索,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元素融入歌中,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在《忐忑》中,她融入了大量民乐和京腔元素,并大胆地将京腔运用于歌曲,从演唱到表演,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时代高度与生活深度
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艺术需要张扬个性,但不论用什么表现方法,都不能丢掉民歌的精髓,即健康向上的、中华民族倡导的真善美。戏曲音乐是我国保护最好的传统音乐,从戏曲中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技巧,《忐忑》里面就有戏曲的元素,无论是腔调、眼神甚至化妆。民歌能够不断传承且创新,是民歌发展前景乐观之所在。笔者认为,要让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且出新”,就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传统音乐的特点,并将其独有的特色灵活恰当地运用在不同地方,这样才更显新颖,具有生活气息。
《忐忑》的轰动说明两个问题,首先是在现今流行文化艺术失去时代高度、生活深度的背景下,面对艺术创作的低沉,“三俗”充斥的无病呻吟、陈词滥调,《忐忑》是社会大众在期待心理下对艺术市场作出的一种反应。
其次,在全球化影响下,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对民族音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大众不容回避的文化时髦。为发展地方文化,“非遗”被地方政府推向前台。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附带的是区域、民族特色的标签,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内涵。面对“非遗”引发的发展冲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以及艺人出于经济的动机,热衷于改造、利用脆弱的地域“非遗”资源。此时,《忐忑》的亮相回应了观众内在的文化期待,掀起了观众内心的波澜。
如今,大众娱乐文化盛行,而真正的中国传统艺术应该如何以本真的、大众可以识别的面目出现呢?笔者认为,也许采用这样一种类似《忐忑》的新型民族音乐才能将民族精华传给更多的人,而大众似乎也愿意以这种新颖的方式来接受民族音乐。不管《忐忑》在当今市面上的评论如何,其结果是它成功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音乐无国界,《忐忑》的创新使更多的人有兴趣参与、欣赏并加以了解,这对于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不无裨益,其艺术价值令人期待。
吴雅梦(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