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周洪波谈《新华字典》:汉语没危机 树荫树阴都有

2011年07月13日 08:07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周洪波谈《新华字典》:汉语没危机树荫树阴都有
    周洪波认为,对于现代人来说,不仅要查字典,还应读字典,应把它当成小型的百科全书来读。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周洪波:现代人更应读字典

  小小的《新华字典》,已出了整整11版。

  很少有人知道两个事实:首先,它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汉语书籍,前后共出版了4亿多册,即使从全球范围看,也高居次席,仅逊于《圣经》。第二,为了让农村孩子们买得起,一直以来,它的价格相当于一斤肉。

  陪伴着几代人的成长,包容了太多的辛酸与感动。然而,有多少人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呢?为此,《北京晨报》专访了商务印书馆副总编周洪波先生。 

  《新华字典》为什么变薄了 

  北京晨报:《新华字典》已出了11版,新版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周洪波:自1953年出版以来,《新华字典》共出了11版,按我们行内的说法,叫“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难能可贵的是,即使在“文革”期间,维护、修订工作也没受太大的影响,继续为文化普及做出了贡献。新版最大的特色,在于以学术为导航,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学术含量提升了。主持这次修订工作的是著名语言学家江蓝生先生,江先生是吕叔湘的关门弟子,以后长期与吕先生在一起工作。江先生身体力行,不仅对修订原则进行了全面梳理,还亲自做了许多修订样条。

  北京晨报:感觉新版《新华字典》不如小时候用的老版厚,这是为什么?

  周洪波:这是因为造纸工艺进步了,过去纸的品种少,也比较粗糙,现在都用字典纸,它比普通纸薄,韧度却更强。新版《新华字典》的篇幅比老版要多,因为在编辑上,一般是只增不减。

  增删词汇有根据

  北京晨报:新版增加了很多新词,并删除了一些旧词,为什么要这样做?

  周洪波:语言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会留下一些“语言化石”。比如上世纪50年代的马达、马力、煤油、合作社等,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变化,便收了进来,但今天人们已很少用这些词。而现代语言变化之快,出乎人们的想象,1995年互联网开始风行,短短10多年,与网字组成的新词已经有五六百个,去年是“微博元年”,可到今天,与之相关的词已达上百个,这么多新词都收进来,就成了一本“胖字典”,所以要删除一些查检率低的词,以方便读者使用。

  北京晨报:增删词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周洪波:从2005年开始,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每年都会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通过大量的调查与分析,具体展示了汉语词语变化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几年来都有网络词语的发布,还有排行榜,国家语委主持新词的发布,对这个情况,大家可能还不太了解。

  究竟是树荫还是树阴

  北京晨报:前不久,树荫和树阴之争引起轩然大波,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纷争?

  周洪波:这与汉语语音变化有关,过去大家都依据全国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发布的标准,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没出新音,而语言生活却一直在变动,比如“打的”,字典里只有“笛”音,可老百姓根本就不这么念。树阴与树荫之争,国家语委有规定,但大家争论比较大,故《新华字典》做了变通,两种写法都有。一般情况下,有标准严格按标准,如果标准滞后,也会依据人们的语言实践,做一些引导性的工作,推动标准的完善。

  北京晨报:如何推动标准的完善呢?

  周洪波:比如谌字,姓氏用,过去只有“晨”一个音,后来山西一个村的人来信,说他们都姓谌,但发“甚”音,这次新版就吸纳了他们的意见,再比如洪洞县,洞过去没有“铜”的音,新版也增加了进来。像这些新的改动,将来在制定标准时,应该会予以考虑。

  汉语没有危机

  北京晨报:老版《新华字典》中,将许多野生动物标注为“肉可食,皮可制衣”等,新版为何全改掉了?

  周洪波:这是因为安徽某学校的学生给我们写了一封长信,认为这不符合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修订组专门讨论,认为有道理,故对所有与动物相关的词条进行了改动,以前改了一些,这次完全改掉了,以避免误导,提倡环保意识。

  北京晨报:在网络上,火星文等正公然流行,许多学者发出了“汉语危机”的呼声,您怎么看?

  周洪波:我不同意“汉语危机说”,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对语言规范问题也应多元化,《宪法》规定了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这是汉语发展的主旋律,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禁止方言,扼杀网络语言。这就像一台戏,有人唱主角,有人唱配角,有人跑龙套,语言生活多层面,才能组成精彩的一台戏,不能因为方言、网络语言流行,就认为语言主体有危机,这未免太悲观了。根据《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调查,这几年来,汉语的字稳中有变,词变中有稳,这进一步证明,汉语没有危机,网络新词鲜活,但它们只是组成了时代多姿多彩的新生活而已,没有影响语言主体。

  博士生也认不全的《新华字典》

  北京晨报:网络时代对《新华字典》是否会产生冲击呢?

  周洪波:网络对工具书有冲击,但也是机遇。网络检索信息很方便,但是否准确,就不好说了。在数字时代,如何打造良性的商业模式,以更好地保护著作权,这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但数字化是必经之路,我们也希望与有实力、权威的数字化载体合作,并在为此努力中。

  北京晨报:相比于老一代人,今天人们使用《新华字典》的几率下降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周洪波:过去文化产品单一,《新华字典》是大众学习文化的重要途径,许多读者当年靠它“扫盲”,故对《新华字典》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有的读者一个字、一个字地背,有的完全抄了下来。新中国成立不久,周总理接见外宾时,别人送的礼物是五卷本大百科全书,我们只能送《新华字典》,被国外媒体称为“大国家,小字典”。今天我们的工具书种类已极大丰富了,但对《新华字典》,大家理解上有偏差,以为就是查查字,其实它里面藏了很多东西。南京大学有一位博导,要求他的博士生通读《新华字典》,结果1万多字中,有1000多字学生不认识,还有200多字只认识一半,看上去,这是一本小字典,但它的容量非常大。对于现代人来说,不仅要查字典,还应读字典,应把它当成小型的百科全书来读。

  陈辉/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