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二代”葛亮
晚报记者 谢正宜 实习生 王力铭 报道
他的太舅公是陈独秀,祖父是著名艺术史家葛康俞,叔公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家学渊源使他拥有同辈作家罕可企及的人文积淀。出生于南京,定居香港,首先在台湾地区崭露头角。
葛亮,被各大媒体誉为当代最具大师潜力的年轻小说家,2009年《亚洲周刊》十大小说揭晓榜上,这个名字和张爱玲、虹影、陈冠中、苏童、阎连科位列一起,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文坛“贵二代”的他在作品中却往往具有超越同侪的人文情怀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深切体察。
昨天,葛亮携新作《七声》登陆沪上书市,在表达对所有生命律动的敬畏和尊崇的同时,试图为读者讲述一个个“其声虽细隐,却与大时代的跫音同奏”的小人物的“大故事”。
作家葛亮:文学是非常高尚的
“蛋好吃,就想见一见鸡。”在谈起自己缘何走上职业作家这条道路上时,本行文学鉴赏的葛亮认为非常“凑巧”,“其实最初只是想自己去体验体验、试一试。我向来认为文学是非常高尚的,所以直到读了大学、对文学有一点研究后才开始真正的写作。”在下定决心后不久,这位年轻的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凭借自己的处女作 《无岸之河》在上海文学杂志《收获》上首次“收获”发表,紧接着又以实验性作品《谜鸦》一举斩获台湾文学联合奖首奖,从此正式走入公众视野,成为与韩寒、郭敬明等比肩的青年文坛新锐。
“70后”的葛亮虽仍属青年作家之列,但在他迄今为止并不算长的写作生涯当中可谓斩获颇丰,各大奖项拿得盆满钵溢,葛亮却十分 “淡定”:“我的心里有一个尺度,即使外面再喧嚣也不受任何影响。我要为自己的文字负责,好的文学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 ”据悉,他的上一部作品《朱雀》前前后后准备了五年,此次推出的 《七声》也是自“出道”以来多年积累下的短篇集子,其中包括入围鲁迅文学奖的《阿霞》。
“如果说《朱雀》关心的是古典城市的历史,那么《七声》所关心的就是周遭当下最低的生活。我想以观察者的角度,讲述地域变迁对人的影响。 ”在谈及新作《七声》时葛亮一脸严肃,“一韵之中,兼有七声。其实我们对这个社会一直有成见,觉得时代是英雄造就的。但我觉得并不是只有英雄才好看,小人物的故事也依旧精彩。 ”
为了写好小说中的新移民,葛亮曾特地采访社会学者咨询移民情况。在写《阿霞》时,为了使人物更加丰满,葛亮亲自 “下生活”跑到一家餐馆打工,体验服务生的喜怒哀乐。 “写作不能完全依赖想象,文学要有一些切肤的东西。 ”葛亮说。
“贵二代”葛亮:作家的价值在于作品
在各种“二代”横行的今天,“贵二代”葛亮却显得如此普通。写作、研究、上班、下班,葛亮从家庭中得到的“好处”似乎很少。对此,葛亮却非常“看得开”:“我更看重其它的部分。比如家族的延承感,它让我写作时更有底气。特别是我的祖父,他是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直到现在我仍经常翻看他的《据几曾看》手稿。在这本品评汉以降最著名珍藏的作品中体会当时学者和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
除了祖父葛康俞,父亲也给予葛亮极大影响:“他从小就让我阅读各种文学经典,引导我读索尔仁尼琴的作品,这种阅读让我建立起了对文学的整体感。 ”在他的儿时记忆中,物理专业的父亲剃了个光头,很酷,会和中文系的学生比赛背《史记》,也会临摹《西斯廷圣母》。
即便葛亮并未利用 “潜规则”,但在每次采访中“家族背景”仍是绕不开的话题,“我并不介意别人对我的家世背景比对我的作品先感兴趣,”葛亮坦言,“但我觉得一个青年作家的全部价值其实都在于作品,这才是作家的根基。 ”
学者葛亮:我只是个专业阅读者
一直自称“专业阅读者”的葛亮身份多重,除去作者,他更喜欢把自己定位为一位“学者”。在香港一所大学供职讲师、就任多个文学奖评委,葛亮对于文学研究的热情一直未断。“我从小到大就喜欢中文,在大学里读的也是中文系,一直没变过。在从事写作之前我一直在做的都是相关的学术研究。 ”
对于当下的文学现状,身为学者的他想法颇多:“现在文学的门槛非常高,而出版的门槛非常低。”葛亮表示,“这也非常困扰我。因为时间大部分都花在甄别作品是否为好作品上,而不在体味。而且内地的书评往往不是非常可靠。所以我在自己写作时也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让我的写作给别的学者添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