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抗日英雄“桥隆飙”解密:由土匪到八路(图)

2011年04月27日 16:27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抗日英雄“桥隆飙”解密:由土匪到八路(图)
连环画《桥隆飙》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本报记者 申红 本报通讯员 朱晓兵 韩慧君

  在以乔明志为原型创作的文学、影视及戏剧作品中,无论是《苦菜花》中的“柳八爷”,还是《桥隆飙》里的“飙字军”首领,都是一个集匪气、霸气、豪气和侠气为一身的抗日英雄,枪法奇准、名声极大,令胶东地区日伪军闻风丧胆,深得著名将领许世友的欣赏爱护。然而,拨开文学艺术“高于生活”的面纱,真实的“乔八爷”又是怎样的呢?近日,记者来到乔明志晚年所居地莱州市三山岛街道王贾村,采访了乔明志的儿子乔林辉,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桥隆飙”。

  由“威震一方”到“名动全国”

  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胶东抗日第五支队特务营营长的乔明志,凭借奇准的枪法、强悍的作战风格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令胶东地区日伪军闻风丧胆。但在那时,乔明志的名声仅限于胶东地区。1952年,乔明志转业回地方养伤,落户在妻子所在地掖县西由王贾村(今莱州市三山岛街道王贾村),并在邻镇平里店开了一家小餐馆。那时,在周围人的眼里,乔明志只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胖老头儿。即使有人知道他当年“威震一方”的英雄事迹,也很难跟眼前这个个子不到一米七、整天笑哈哈的胖老头儿联系到一起,他开始变得“默默无闻”。

  两名烟台籍著名作家最终让乔明志由“威震一方”变为“名动全国”。其中一位是烟台牟平籍(今属威海乳山)作家,曾担任过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的冯德英,他在1956年出版的红色革命小说《苦菜花》中,创作了不朽的艺术形象“柳八爷”,其原型就是乔明志。另一位则是烟台黄县籍(今烟台龙口市)作家,曾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创作过影响整整一代人的红色革命小说《林海雪原》的著名作家曲波,他在1979年2月正式出版的小说《桥隆飙》中,以乔明志为原型,塑造了“飙字军”首领“桥隆飙”这一艺术形象。小说出版后,曾于1985年和2010年先后两次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并在全国热播,最终使乔明志的艺术形象“桥隆飙”走红全国。

  在乔林辉的记忆中,1960年前后,曲波曾到他家里采访过父亲长达半个多月,同吃同住同劳动地体验生活、搜集素材,小说最终塑造出的艺术形象,虽然经过了提炼和加工,但基本上还是比较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乔八爷”其人其事。不过,对于冯德英乔林辉却没什么印象,不确定冯德英是否也曾到他家里来采访过父亲,因为“可能那时自己还小”。

  由“土匪”到“八路”

  1906年3月,乔明志出生于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朱里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自幼性格倔犟,好打抱不平,曾读过3年私塾,并于1925年以“马弁”的身份进入昌邑马队。此后,乔明志伙同他人杀掉本村一名地主遭到通缉,最终从家乡逃出,来到平度落草为寇,加入了当地的一个土匪武装。在那里,乔明志年龄最小、排行老八,于是“乔八爷”就成了他的匪号,并与之伴随终生。

  在经历了多次成功地“打家劫舍”或“劫富济贫”后,乔明志等人的胃口开始膨胀,最终将目光盯上了当时的济南民生银行,并在那次没有计划的抢劫中遭到重创,土匪武装被迫解散,乔明志再次遭到通缉,并悄悄地潜回平度乔家村,在村里的一条河边租了一间小屋,做起了理发匠。不过,理发匠没做多久,乔明志就以其行侠仗义的性格和私藏的一把短枪,进入了中共平度地下党组织负责人罗竹凤和乔天华的视线,并在两人的积极争取下,最终加入了抗日游击队。在成功完成几次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后,乔明志于1938年转战掖县(今莱州市),担任胶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侦察大队长,参加了掖县玉皇顶起义;于1939年清明节前,被任命为胶东抗日第五支队特务营营长,担负起保卫胶东根据地设在栖霞、招远、莱阳、掖县、平度等地众多被服厂的任务。

  在莱州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乔八爷”的逸闻传说。如:在他刚刚投身革命,为收编土匪武装独身闯匪穴,与土匪夜比枪法,三枪打灭三支香;在他担任特务营营长押运黄金时,仅凭一句“乔八爷借路”就吓得敌人闻风丧胆,不敢阻拦,等等。但真实性已无从考证。而有较正式文字记载及当事人陈述的则是,在与伪军秦玉堂部队作战过程中,乔明志率部20天内横扫9个据点,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6挺、步枪350余支;1942年,在一次与日寇的遭遇战中,乔明志的鼻梁骨被击穿,但他仍然高喊着跟日本鬼子拼刺刀,直到最后取得胜利。

  乔明志转战胶东,前后13次负伤,屡立战功,党和人民给了他崇高的荣誉。1940年,乔明志赴延安受到中央首长的嘉奖;1943年,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亲自为他颁奖,奖给他战马一匹、手枪一支。

  由“抗日英雄”到“饭店经理”

  1952年,乔明志以二等甲级伤残军人的身份,转业回地方养伤,落户在妻子张淑堂所在的王贾村,并自己到邻镇平里店开了一家小餐馆。1956年公私合营,乔明志以“资方”身份,担任平里店镇供销社饭店经理。

  对于出生于1946年的乔林辉而言,他只能从长辈们偶尔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父亲乔明志以前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的豪情往事。但对于乔明志转业之后的生活,1952年6岁的乔林辉,已经开始有了较为清晰的记忆。

  在乔林辉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非常和气的普通老头儿,脾气很好,“从来不对自己发火,有什么愿望基本都会满足”,而且在家里,什么事也都是母亲张淑堂说了算。

  在乔林辉的记忆里,虽然父亲既做过“土匪”,也做过“八路”,但家里的日子一直过得很拮据。父亲转业时就光杆儿一个,没什么积蓄,“自己开饭店又不会算账,雇了个黑心会计”,结果把赚的几个钱都贪污走了。公私合营后,乔明志虽然担任了饭店经理,但每月的工资也仅有40多元,家里的经济很不宽裕。

  在曾经与乔明志共事过的鲍淑香眼中,乔明志也是一个“没什么架子”的人,整天跟饭店里一帮小青年笑哈哈的,凡事亲历亲为,“经常就自己出去买菜去了,跟个采购员一样”。

  不过,在熟悉乔明志的老战友眼中,乔明志回到地方之后,变的只是表面,而他身上曾经历过战火洗礼、生死考验的那份铮铮铁骨,却始终未变。“文化大革命”中,乔明志保护过很多受到批斗的老战友,“来了一律热情接待,想在家住到什么时候就住到什么时候,不怕事”。乔林辉说,“文革”期间,父亲一位在潍坊某拖拉机厂担任党委书记的老战友,曾躲到父亲这里“避难”,住了足有3个多月。

  乔林辉曾参过军,在位于济南的“三局”担任过译电员。1970年时,乔林辉面临退伍危机,那时的“三局”首长是少将胡铁成,曾是乔明志的老战友,但乔明志却“始终不愿意去找他说情,让自己留在部队”。最终乔林辉还是退伍回到了农村,先后在煤砂厂和石油公司工作过,一直是工人身份。

  1979年6月15日,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乔明志与世长辞,享年73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