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贾平凹不迎合市场:写文革源于童年心结

2011年03月23日 10:39 来源:半岛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期人物:贾平凹

  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栏目主持:记者吴萍

  写作过程中,我不大考虑读者,作家应该不光要适应读者,还要改造读者,让读者对着你来阅读,而不是根据读者要求来写,因为你一写完读者变了,永远跟不上读者。 ” ——贾平凹

  人物素描:贾平凹

  1952年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1972年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工作。出版的主要作品包括《浮躁》、《废都》、《白夜》、《土门》、《秦腔》、《高兴》等。作品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余种版本。曾获全国文学奖多次,2008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还获过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

  与贾平凹对话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浓重的陕西口音,让记者需要很长时间来辨别理解他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不过,贾平凹在回答问题时,都会刻意放慢语速。没有像很多作家那样穿得西装笔挺,贾平凹可谓是最没有架子的“大牌作家”,他说话的时候会认真地看着记者,直到确认记者理解了他的意思,做出回应为止。就算是谈到一些非常尖锐的问题,他也会用一贯平稳的语调,缓缓对记者讲清楚他的观点和看法。比如他的作品虽然在当代文学圈里评价很高,但是,如今却很难被年轻读者接受,对此,贾平凹说,“每一个作家不会符合所有人的喜好”,所以写作过程中,“我不大考虑读者”。

  身份之惑

  现在的生活不自由

  问:作为一个知名作家,现在每写一部作品都备受关注,可能读者是关注你的作家身份本身,而并非是单纯关注你的作品。对于这种身份上的转变,你是怎么看的?

  答:作家是一个老作家,但是对写作方面还像年轻时候那种感觉,写完以后,很惶恐,不知道干什么。

  《秦腔》、茅盾文学奖,当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2008年,鬼才作家贾平凹又一次站上风口浪尖,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风云人物。此时,距离《废都》荣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已经过去了整整11年。2008年茅盾文学奖的授奖辞是这样评价《秦腔》的:“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他的《秦腔》,以精微的叙事,绵密的细节,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记述和解读。 ”

  这个评价,对于贾平凹的文风做了完美的归纳,而《秦腔》给贾平凹带来的光环,也并非常人所能想象的。贾平凹说,他现在创作的时间少,开会的时间更多了,这也许是每一个跻身成名作家行列的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我喜欢在下面跑,过一段时间就到下面跑,原来在二十岁、三十岁的时候经常下来跑,那个时候没人知道你,没人理睬你,什么都特别自由,后来就不行了,后来走到哪儿都接待你,接待是很方便,但是不自由了,都是挣钱、吃饭、说话。 ”和很多文人一样,贾平凹其实并不中意这样的生活,作家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体验生活,而不是更多的行政事务干预创作生活。但是,贾平凹没有放弃“下来跑”的念头,他觉得,作家如果不能经常出来跑,就会失去创作的灵感,于是,他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这几年基本是自由者了,不跟任何人打招呼,我就开个车自己去,也是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要跟社会保持很祥和的感觉,每年争取到北京、上海跑一下,感受一下社会最好的东西,看基层是什么样。 ”

  《废都》之禁

  并不是真正想写的

  问:你觉得是什么决定了你写作的题材呢?

  答:我的情结始终在当代,我的出生和我的生存环境决定了我的平民地位和写作的民间视角,关怀和忧患时下的中国是我的天职。

  1978年,年轻的贾平凹以一部短篇小说登上文坛,随后,在上世纪80年代上半期,贾平凹的几篇中短篇小说,成为了当时流行的寻根文学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986年,贾平凹的小说《浮躁》发表,这部作品描写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的浮躁状态,在文坛引起轰动。

  1993年,贾平凹开始在杂志上连载他的新作品《废都》,当时文学圈内流行颓废文学,中年知识分子的迷茫和颓废,让贾平凹颇有感触,他把这一切都写进了《废都》当中。于是,口诛笔伐相继而来,连贾平凹自己都没有想到,批评者们甚至用了“诲淫诲盗”四个字来评价这部作品,有人说它是现代版《金瓶梅》,贾平凹还没来得及解释些什么,《废都》就被全面查禁。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废都》的迅速蹿红,一时间市面上盗版不少,而贾平凹则从公众的视线中彻底消失。他开始反思,并且试图在写作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写法。2005年,《秦腔》终于出版,贾平凹这才摆脱了《废都》带给他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秦腔》带来了荣誉,不过,贾平凹说,他真正想写的东西,还没有写出来。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近期才发表的64万字的《古炉》。其实阅读贾平凹的文字是需要抱着极大勇气的,如同茅盾文学奖的授奖辞所说,“他笔下的喧嚣,藏着哀伤,热闹的背后,是一片寂寥,或许,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之后,我们所面对的只能是巨大的沉默。《秦腔》是当代小说写作的一记重音,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生动写照。 ”

  题材之变

  写文革源于童年心结

  问:文革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题材,有很多人写,更多人关心的是怎么写,写什么,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答:文化大革命比较难写,不知道怎么写,自己也是想写,作家毕竟不是对一个运动或者一个事件做评判的角色,最关心的是人和人性的关系,我熟悉这段历史,所以决定写。

  出生于陕西南部丹凤县棣花村的贾平凹,内心深处,其实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成为他一直挥之不去的心结。在采访中,贾平凹不断地说,自己老了,已经老了,于是,很多年轻时候的记忆开始变得越来越清晰,所以,他从《秦腔》完稿之后,就开始构思,把自己的记忆还原成一部小说。他用了四年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个心愿,新书《古炉》里,藏有贾平凹少年时代的记忆,关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那个敏感又特殊的历史时代——文革。

  为什么要写文革?面对这个问题,贾平凹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我13岁,初中生,对我心灵上影响特别明显,也不能上学了,我印象最深的是看见我父亲回家,被两个人用枪押回来,我看到我父亲哭了,他一边哭一边对我说,我对不起你。当时作为一个父亲,其实他最关心不是他的生命,而是救孩子,这种情况,从现在来说一般人不好理解,实际当时情况就是那样。 ”

  这个画面,贾平凹记了很久,他说他一直想写,但是因为题材比较敏感,总觉得不好动笔,直到很多年后,贾平凹才决定写这样一部小说,64万字,他选择用一种冷静而不血腥的方式,去描写他记忆里的那个村庄和那段历史。

  评价之争

  情节缓慢不怕读者骂

  问: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过新作品了,节奏是很缓慢,又采用了一些创新,你怕不怕一些习惯了那种快节奏的读者会不接受,有没有做好面对批评和质疑的准备?

  答:我是这样理解的,现在生活节奏快了,每一个作家不会符合所有人的喜好。想法往往是不一样的,在写作过程中,我一般写东西不考虑市场、读者的。

  上市之后,读者对《古炉》的反应不一,正如贾平凹自己所说,他笔下所写的文革,很冷静,不血腥,“我觉得事情过了四十多年,慢慢回过头来看,就比较明白一点,这不是个人的问题,是整个中国社会问题,就像一场大风一样,风刮过来以后,小草和大树都在摇,人和东西也在摇,也不是某一个人,在特定的时候这种爆发。现在回想那一段历史,我觉得就应该很冷静地来写,才能写得很真切。”因此,贾平凹在将近四年的创作中,一直写得很缓慢。

  他有意控制着故事的节奏,没有正面冲突,没有直接对文革的描写,而是写了很多非常生活化的东西,“针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因为在基层的那种生活很无聊的,看起来没什么变化的,都是日常琐碎的事情,都是农民的是是非非。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围绕,然后爆发。现实生活中,节奏要把握好,像骑自行车一样,高手骑得是最慢的,拉二胡高手也是最慢的,有弹力的那种,小说也应该是这样,慢慢写,那样的写法才能把心情、感觉写进去,把小说的味道写进去。 ”

  贾平凹的观点是这样,但是,一部64万字的作品,一直采用这样缓慢的叙述,对于现今很多习惯了快节奏阅读的读者来说,真的合适吗?对此,贾平凹直言不讳地说,他知道这本书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胃口,现在节奏要快,干什么都快。节奏快,回头才要慢节奏。人经常在外面脾气好的,在家里脾气暴躁,在外面脾气暴躁的,在家里脾气是好的,人是需要互补的。

  尽管每个作家都要面对出版和收入的问题,但是,贾平凹说,在写的过程中,他从来不考虑这个东西,尽管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因为日子还能过去,自由性大一点,所以,他还是习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不过,他还是希望更多的人喜欢他的作品,“作为一个作家来讲,一个作品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相信有的人喜欢这种读法,当然希望读文学作品,尽量能读得慢一些,希望读者们能读慢一些,能读进去,如果读得太快了就过去了,好多东西就感觉不出了。 ”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