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翟 群
1990年是徽班进京200周年。自年初开始,全国各地就陆续启动了相关纪念活动。这年年底,文化部艺术局、北京市文化局、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戏曲学会联合在北京召开了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将活动推向高潮。其中的京剧优秀剧目荟萃演出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会演活动,海峡两岸艺术家的同台演出尚属1949年以来的首次。参加演出的有来自24个省区市、中央直属机关及部队系统的50个演出单位的近4000名演职人员。
回忆起20年前的盛况,67岁的林瑞康记忆犹新:“我当时在文化部艺术局戏剧处工作。会演的阵容很强大,24天共演出56台、166场,观众达17万人次。演出剧目既有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智斗》,也有新编历史故事戏和神话戏《杨门女将》、《盘丝洞》等,以及传统戏《龙凤呈祥》、《宇宙锋》等。谭元寿、袁世海、张君秋、杜近芳、马长礼、李世济、刘长瑜、李炳淑、冯志孝、孙毓敏、尚长荣、朱世慧等艺术大家都参加了演出。”
这仅仅是开始。以徽班进京200周年为契机,一系列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京剧艺术的政策措施逐步实施,活动团体应运而生。20年间,一大批知名或不知名的人们,为了京剧这项国粹艺术的繁荣发展而做出的努力也从未间断过。
政府与社会共同弘扬京剧艺术
1991年9月30日,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成立,委员会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专家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及社会各界热心京剧事业的知名人士组成。张庚、张君秋、俞振飞任委员会顾问,贺敬之任主任。不久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心下,文化部成立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由财政部拨款1000万元。1992年11月23日,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召开成立大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到会祝贺并讲话。
“当时基金会是个新事物,我们哪里知道怎么运行啊?为此还特意到中国人民银行去学习了一番,买了书回来看。”基金会一成立,林瑞康奉令负责具体工作。“在募集社会资金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海外商人、知识分子、艺术家们对祖国艺术的深厚情感,也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国家对京剧这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视和扶持力度。”
1993年12月31日至1994年1月6日,基金会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京剧之星”推荐活动,于魁智、邓敏、孟广禄、董圆圆等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脱颖而出。“活动的初衷是为了挖掘青年演员,同时恢复一批传统剧目。具体操作则由基金会找演员,找老师,出资复排剧目,例如给于魁智排的是李少春的《响马传》。虽然活动只有一周,但之前的教学工作持续了一年多。”林瑞康说。当年,6位京剧新秀走进怀仁堂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并成为今后每年一届的新年京剧晚会的开端。
为了答谢关心京剧事业的香港同胞,也为了让更多的国人看到民族艺术的发展现状,1994年,基金会组织中国少年京剧艺术团赴港演出。“演出取得了轰动效应,收到了700万元的捐助。以后每两年,对方都会邀请我们去演出一次。”之后,中国少儿京剧艺术团陆续开始了赴台湾、澳门的常态化演出,成为向港澳台同胞展示京剧艺术的重要窗口。
事实上,戏曲工作者们也自发成立民间艺术团体,积极开展对京剧艺术的传承和普及。他们的行动和文化部等相关主工作管部门的举动相得益彰。
成立于1985年的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是成立最早的、也是中国最大的京剧艺术民间团体。成立之初,王纯、曹禺、张百发、张建民、翟泰丰、马少波等都曾担任名誉会长。协会一直以“将京剧昆曲送进学校课堂,普及到工矿、农村,将民族艺术之根深深扎在青少年和广大民众心中,为振兴京昆艺术准备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宗旨。
1993年,文化部艺术局给京昆协会和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下达了“关于委托组织实施京剧演讲活动的函”,同意并委托协会负责京剧艺术演讲活动的组织实施,组织名称定为“京剧之旅演讲团”,由京昆协会主办,由李筠、孙毓敏、张晓晨组成三人领导小组,精选师资,聘请有较高艺术造诣和社会知名度的专家,培训骨干逐步扩建;在大、中、小三类校园中展开演讲活动,以点带面推而广之;由文化部给予一定开办经费,以后有偿服务。在演讲团宣讲的基础上,京昆协会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合作开办“京剧常识系列讲座”,这是一门理工科学生记学分的选修课,由协会组织艺术家、理论家轮流登台系统授课。
建立表演人才三个梯队
今年12月6日,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简称“青研班”)的8场汇报演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落下帷幕。回顾“青研班”创办14年来的历程,担任第一届到第四届10年“青研班”班主任的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感慨道:“这的确是一项京剧人才培养的战略性措施。”
改革开放近20年后,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变革使得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受到不小冲击。京剧艺术是角的艺术,200年的发展史证明,优秀艺术家的涌现是京剧艺术繁荣的根基。当时,袁世海等老一辈艺术家都已到古稀之年,“文革”前培养起来的李维康等一批演员最年轻的也已年近五十。相比之下,“文革”中崭露头角的演员们看得少、会得少、演得少,创作能力相对不足,但有思维敏锐、文化水平较高等优势。如何让他们成为跨世纪的人才?
长期以来关心京剧艺术发展的中宣部原部长丁关根提出,应该趁着老一辈艺术家还健在,由政府出资,让这些已经成为院团中坚力量的青年演员进一步强化训练,汇集科班教学和现代导师制的优势,以研究带动学习。
1996年10月,由文化部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第一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开班,招收了江其虎、邓敏、耿巧云、袁慧琴、朱强、赵秀君等26位演员。“教学任务很明确,具体实施却遇到了很多难题。是集中脱产学习还是半脱产?舞台实践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正处在黄金期的演员长时间离开舞台后没了人气怎么办?以这些演员为台柱的院团在这期间如何生存?” 张关正说出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忧虑。半年后,丁关根亲自召开为期两天的集中总结会来解决这些问题。会议决定,将两年学制延长至三年,由脱产学习变为半脱产,实行“一个工程、两个导师、三相结合,集中学理论,回团搞实践”的分段制培养模式。
“一个工程是指根据每个学生的行当、流派、自身基础情况,配备不同的教师团队,例如为赵秀君一个人配了张君秋及其夫人、教花旦的张政芳、教昆曲的沈世华等6名老师;两个导师是指一个京剧表演专业的导师、一个文化课程的导师;三相结合是指课堂与舞台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技术训练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此外,一年中演员有3个月的时间集中学习理论课程,一般选在演出淡季,一对一的剧目研习课则根据演员和老师的时间、区域灵活安排。这样一来,演员能安心学习,还可以带回去更多的戏让剧团演。” 张关正解释。
1998年,于魁智、张建国、张火丁、李海燕、管波、赵鸿、李胜素、孟广禄、李佩红、蓝文云等22名演员进入第二届“青研班”;从第三届开始,“青研班”开始多剧种教学。2009年5月11日,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开学,共40名优秀青年演员,其中“80后”占了绝大多数。
2009年的夏末秋初,丁关根提出,为使丰富的京剧流派艺术薪火相传,应为流派的继承人提供学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得到著名流派前辈传授技艺,因此,制定一个以京剧流派艺术为内容的人才培养计划很有必要。“中国京剧流派艺术研习班”很快被提上了日程。2010年4月30日,北京京剧院教学基地举行开班仪式,“流派班”正式从规划走向实践。同时,“流派班”在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6家单位建立了教学基地。
“‘青研班’是对京剧演员进行统一授课,着重于全面深造和提升;‘流派班’则是划分流派单独授课,在教学模式上更有针对性。”京剧流派艺术研习班班主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郑重华说。
首届“流派班”从全国16个京剧院团、单位招收了66名学员,其中59人不到35岁。所学行当和流派涵盖了京剧界的19个流派,由梅葆玖、谭元寿、张学津、李世济等京剧各派名家担任指导教师。41名教师与66名学生的组合,基本构成了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教学搭配。
“66个学员分为两个班,一班23人,年龄稍大,着重与指导教师共同挖掘复排一些冷门的、将要失传的戏;二班43人,以‘80后’为主,任务是把本流派应知应会的戏赶紧学会。”郑重华介绍说,“‘流派班’的一个硬性规定是,指导教师一定要负责到学生所在的院团,把教学的戏排出来,成果要在舞台上体现出来。”
“前4届‘青研班’共培养了139名学员,其中京剧演员108名,加上‘流派班’一班的23名学员,以‘60后’‘70后’为主,他们还能在舞台上活跃10至20年。第五届‘青研班’40名学员和‘流派班’二班的43名学员,以‘80后’为主,他们能在舞台上活跃30年左右。他们和今年举办的首届全国戏曲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中选拔出来的‘90后’优秀演员,构成了现阶段京剧表演人才的3个梯队。”郑重华说。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