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许嘉璐:做好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准备

2010年11月23日 12:5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所谓欧洲中心论,至今仍然阻碍着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交流。除了少数寡头的利益驱使外,还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西方固步自封、傲视他人已久,放下身段主动地、虚心地去了解、理解和吸收他人的文明是极其痛苦的事。犹如一身坚硬的铠甲紧裹在身,解下也难。

  其次,是这种心理惯性在学术上的反映。在西方的图书市场鲜有他国著作的译本,美国是其尤者。另一方面,西方之外的国家之作品译为西方文字(特别是英文)的力量薄弱,或者是重视不够。这在中国可能更为明显。

  再者,在西方了解中国、与中华文明对话方面,西方早已存在的中国古代典籍的译本和介绍中国的著作,至今还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但大多为当年的传教士所著所译。这就像是在坚硬的铠甲上又上了一把锁,成了现在准确介绍中国、与中国对话的巨大障碍。

  中华文明在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中,应该而且必然有所作为,有所贡献。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向以极大地包容、注重和谐、酷爱和平著称;我们有着保证了中华民族独树一帜地保持几千年一统和稳定的文明因素和丰富经验。中华文明的内涵,的确有许多可以作为其他文明的参考,用来补充、纠正、制衡现在统治着全人类的西方文明,以便人类在未来共同创造出能够真正促进自身进步、保障地球安宁与和谐的新文明。例如,中华文明把对道德伦理的无止境的提升作为人生和社会的最高追求;视自身为宇宙的一员,以“己”与“他”为同体,提倡体现无疆大爱的“仁”;等等。

  现在,中华文明正在参与不同文明的对话。但是毋庸讳言,我们并没有做好应有的准备。一是我们对自己的遗产生疏了,精神遗产学术化了,需要接续上,需要生活化。这既需要把过去在泼“洗澡水”时同时扔掉的“娃娃”再抱回来,更需要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二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至今基本上还停留在自省的阶段。在地球变小、需要其他文明了解我们的时候,还需要一块多面镜,作多角度的自我审视。三是随此而来的,需要把中华文明放在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和现实存在的大环境中,深度思索我们的未来,在这方面我们也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诚如现在人们常说的,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对前者,懂得这道理的人多;对后者,则相对少很多。中国人民对世界的贡献,恐怕要走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劳动力的阶段,就是现在的产品出口。第二个阶段是知识和技术的贡献,这就是我们的创新和知识产权,将来供给全世界使用。第三个阶段是智慧的贡献,就是把我们五千年文化的精华——世界观或者叫宇宙观、伦理观、审美观等等,让世界人民知道,供他们参考。

  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绝不只是知识精英间的交往和交流。如果没有各方面成千上万人民群众的参加,其效果将永远是很有限的。可以这样说:当中华民族的大部分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并尽己所能做出实际成绩的时候,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就更大了,中华民族也才真正地强大了。

  许嘉璐(作者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主席、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