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发现御祭故道遗址
株洲发现近2000处新文物 40多处株洲工业文明遗址首次纳入登记
记者昨日获悉,株洲历时3年多,完成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野外调查部分,将2408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建立翔实的数据库。据介绍,此次普查株洲共发现了1852处新文物,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如沩山醴陵窑遗址群、炎帝陵的御祭故道遗址等,文物专家们表示这些新发现对研究株洲历史文化有重要的价值。
文物普查范围大大扩大
据了解,此次文物普查的范围是株洲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我们这次普查还将株洲富有特色的工业文明遗址、文革时期遗址、当代具有标志性的建筑、文化景观、文化路线纳入其中,扩大了普查的范围。” 株洲文物局文物科科长邹翠梅介绍。
株洲组建了8个普查分队走访140个乡镇、办事处,展开拉网式的普查。据统计,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408处,其中新发现1852处,复查556处,从文物类别上看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文物(各类具体数据正在统计中),登记消失文物63处。“我们将文物基本情况、保存状况、保护建议都一一记录下来,将来要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便于保护。” 邹翠梅介绍。
醴陵窑遗址群范围达129平方公里
这次普查中发现的沩山醴陵窑遗址群,其分布的范围之大、保存文物的数量之多颇为罕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据了解,醴陵窑从宋代到民国,一直是醴陵的瓷业中心。清代晚期,鼎盛时期的沩山瓷业,有窑厂480余家。清末民初,因创烧釉下五彩瓷而成为中国釉下五彩瓷的发源地。经考古调查,醴陵窑遗址群发现其分布范围达129平方公里。现存自宋以来的窑址60座、与窑相关的瓷泥矿井、瓷器运输故道、生活设施、古塔庙宇等其他文物古迹49处,这些文物遗址对研究醴陵瓷器起源、发展有重要意义。
此次,首次纳入文物普查范围的株洲工业文明遗址登记了40多处,这些遗址曾经记录着株洲的工业辉煌。株洲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八大工业基地之一,国家许多重要的工业项目安排在此,如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等50多个“全国第一”都诞生在株洲,株洲工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次普查中如南方公司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仿苏建筑群,株洲电力机车公司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一些车间和办公楼等都纳入登记之中,这些遗址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价值。
(记者 张水湘)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