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保墓全景
郑和只是七次下西洋吗?郑和宝船到底有多大?作为下西洋主要领导人的洪保,是否真的率船队探寻过澳大利亚?对于这些终年困扰郑和下西洋研究的种种疑问,苦于缺乏史料的有力考证,学界争议不断。惊喜的是,今年6月16日下午,南京南郊风景秀丽、山谷幽深的牛首山南麓祖堂山一处工地施工中,挖掘出一个黑洞,根据出土的两块石碑记载,这是伟大的航海家洪保之墓。近日,741个字的洪保寿藏铭被南京博物馆考古专家解读,再次揭开郑和下西洋研究的诸多争议。
【“寿藏铭”解洪保之谜】
寿藏铭中记载,洪保是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人,与郑和、杨庆是同乡,他比郑和大一岁。洪保作为郑和下西洋使团的副使,身份特殊。因此,今年6月洪保墓在南京南郊祖堂山被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两块石碑被秘密运回南京市博物馆后,有关洪保墓的消息也随之告一段落。经过3个月的研究考证,昨日,南京博物馆考古专家、洪保墓考古发掘领队王志高研究员对记者解读了两块石碑的文字内容。
他介绍说:“南京是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始发地与大本营,数十年来先后发现与之关系密切的明代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罗智、南京守备都知监太监杨庆、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汪浩等多人墓志,不过这些墓志中关于郑和下西洋之记载却皆付之阙如,引为憾事。”
王志高说,洪保墓发现的石碑不能称墓志,墓志一般是死后撰写的,洪保寿藏铭则是生前就写好的。他告诉记者,741个字的洪保寿藏铭,记录了洪保的生平和业绩,由周凤撰写,殷冔撰述行状。刻于宣德九年(1434年),是南京地区地下出土的铭文内容直接涉及郑和下西洋历史事件的第一方明代碑志,被认为是太仓卫副千户周闻墓志之后郑和下西洋史料的又一次重要补充。
王志高介绍说,明代大部分宦官,因其特殊身份多信佛,为身后计,不少生前即购地营造寺庙,藉寺僧为其守冢,这几乎已成一种社会现象。洪保也信佛,在寿藏铭中有明确线索。洪保曾以“所得恩赐内帑财物,不专己用,捐舍宝钞五百千贯,修造祖堂寺轮藏一座”。祖堂寺又称幽栖寺,位于洪保墓西侧仅百余米处。但轮藏在史料中并没记载,可能被疏漏了。
那么洪保为自己修造的坟寺在哪呢?王志高分析,“据寿藏铭记载,宣德九年(1434年),洪保还捐了东峰庵一所,庵是指较小的寺庙。”他认为,祖堂寺西界山岭称“西峰岭”,这个东峰庵应当就在祖堂寺东界天盘岭旁,“因此,它是洪保坟寺无可置疑。”然而,令王志高诧异的是,此东峰庵却未见于包括《金陵梵刹志》在内的明清南京地方文献,“文献中只记载了宁海寺。宁海寺虽然规模不大,但四围峰峦环抱,林木茂美,泉壑幽雅。从洪保墓发掘中发现的明代建筑残碎砖瓦判断,宁海寺其实就是东峰庵,发掘时,当地寺脚村84岁的周达明老人还能指认宁海寺在洪保墓前方的大概范围。”
王志高说,考古队员在墓后室曾发现了长方形石质的买地券,但已经风化,只字不存。
提起《1421:中国发现世界》这本书,很多人都知道,是英国皇家海军潜艇编队退休指挥官加文·孟席斯的杰作。他自称潜心研究郑和航海史14年,访问120多个国家、900多所博物馆和图书馆,于2002年至2005年先后在英国、美国和中国推出这本书。
孟席斯在书中,抛出郑和船队于1421-1423年实现环球航行到达美洲、澳洲及南极的惊人观点,其中第3篇(第6章)专列“洪保的远航”,认为洪保的船队曾经到达加勒比海后向西航行,经福兰克群岛、巴塔哥尼亚海岸,通过麦哲伦海峡向南航至南极,再沿威德海边缘向东航行,经印度洋的赫德岛、凯尔盖朗岛至澳洲西部,然后经印度洋、南中国海回中国。
王志高认为,下西洋对洪保一生非常重要,“如果他曾经到过美洲、澳洲及南极,那还得了!他不可能不记录在寿藏铭中。此前,学界已据有关洪保等人的史料记载斥为虚构的环球航行。今当事人洪保寿藏铭的出土可谓对孟席斯观点的当头一棒。”
【部分铭文】
猗欤皇明,统御万国。
服之以威,怀之以德。
极地穷天,罔不臣妾。
寔维奉宣,殚厥心力。
我公桓桓,合为首功。
风颿海舶,远迩必通。
所至披靡,孰有不从。
群星共北,众流趋东。
维公之力,博望寔同。
牛首之下,祖堂其友。
水秀山明,鬼神呵守。
万古千秋,藏斯不朽!
【链接】
郑和下西洋研究始终因资料的匮乏而步履难行。原因是当年由郑和参加整理的,详细记载了七下西洋全过程的官方资料在600年间竟悄无声息地消失殆尽。那么究竟是谁动了这些资料?从明代中期开始,供职兵部的刘大夏就被认为私自烧毁全部郑和资料,并因此成了保守派的代名词而被声讨。不过,最近明史专家、南京大学潘群教授在研究时发现,刘大夏极有可能是受了不白之冤。
据了解,潘老发现了另外两本重要的明人著作,一本是《殊域周咨录》,书中记载,刘大夏事先将这些资料藏匿起来。另一本《长水日抄》也记载了类似内容。因此他推测,刘大夏藏匿郑和资料比他焚毁资料的可能性更大。有学者推测,可能是清代乾隆时期修撰《明史》之后,按照当时惯例,对所依据的档案史料弃置甚至烧毁掉。
【“寿藏铭”解下西洋之谜】
首次出海时间是个谜
郑和首次下西洋可能是1403年
1399年,29岁的洪保在靖难之役中成为功臣,被授予内承运库副使一职。在寿藏铭中,洪保引为自豪者唯有奉使西域和西洋二事,它们占据了铭文的最核心内容,这两件大事尤其是下西洋在洪保心目中之地位可见一斑。寿藏铭明确写道,洪保“航海七度西洋”,但具体所载只有两次,一次是永乐元年(1403年),洪保33岁,一次是宣德五年(1430年)。
“过去学界普遍认为,郑和于永乐三年(1405年)第一次奉命下西洋,而寿藏铭证明永乐元年可能就开始下西洋了。”按照寿藏铭记载,洪保此时还只是使团的副使,那么正使究竟是谁?王志高认为,一种可能是尹庆,另一种可能就是郑和。史料证明早在永乐元年(1403年)郑和曾出使暹罗等国,从《敕封天后志》记载看出,出使暹罗和下西洋是一回事。“考虑到此后下西洋洪保多与郑和同行的记录,我们进而认为寿藏铭所载的这次下西洋的正使太监也有可能就是郑和。”
宝船到底多大是个谜
确有2500吨巨型宝船叫大福号
王志高说,寿藏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此次下西洋所涉船号及巨舶体量。明代人亲历者所记,郑和下西洋的大号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者六十二”。依据这一尺度,郑和宝船将长达135米,排水量近2500吨。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当时海上无可争议的巨无霸。如此庞大的船队显示了明代中国惊世骇俗的造船水平。
本来有关郑和宝船的大小没有疑问。但因1937年南京发现的静海寺残碑记载,永乐三年(1405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永乐七年(1409年),将领官军乘驾一千五百料海船。因此,少数专家对宝船尺度大小持有疑义,认为600年前的明初不可能有如此巨型的木帆船,或认为大号宝船虽然存在,但只是供明成祖检阅的“摆设”,并没有真正出海。
但洪保寿藏铭中明确记载,“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揭示了郑和船队中确有“五千料巨舶”(注:料为古代计量单位,或以一石粮食为一料,或以两端截面方一尺、长七尺的木材为一料),并记载了准确名称“大福号”,这一信息在下西洋研究史上首次见到,可以结束“大号宝船到底有没有”这一学术争论。而且“等”字清楚地告诉我们,五千料巨舶绝不止一艘。
洪保能够多次获选奉使海外,与他杰出的外交才能以及“外柔内刚,恬静寡欲”的个性有关,他的才干赢得了朝廷的恩赐,很快,一下子从副使升为了正使。耐人寻味的是,江苏太仓刘家港天妃宫和福建长乐南山寺刊立的两块石碑中,仅记载了郑和、王景弘二人标为正使,洪保皆列为副使。而寿藏铭中明确称洪保“充正使使海外”。对此,王志高认为,“寿藏铭从述状、撰文到书丹、刊刻需要经过多人之手,洪保公开在众人眼鼻之下吹嘘,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大。”
综合文献和寿藏铭记载,王志高认为,洪保一生至少先后八次出使西洋,其中可以明确的有永乐元年(1403年)、永乐十年(1412年)、永乐十九年(1421年)、宣德五年(1430年)4次,后两次一般认为是随郑和同行,永乐元年(1403年)是否同行暂且存疑,正统六年(1441年)至七年的一次基本可以推定,其他三次奉使情况目前尚无线索。
王志高还发现,郑和实际上也不止七次下西洋,“今人所习称的郑和七下西洋是根据太仓、长乐的两块记事碑统计。前人已考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郑和旧港之行在上述‘七下西洋’之外。如果永乐元年郑和下西洋属实,则郑和下西洋先后有九次之多。”
本报记者 蔡震 文/摄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