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矮人墓":尸体风化后进瓮成"黄金瓮"(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泉州"矮人墓":尸体风化后进瓮成"黄金瓮"(图)

2010年10月19日 14: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以前这里埋藏着几千个墓,长达200米,沿斜坡向上,从海上看像台阶一样”,村民黄美向记者描述着“矮人墓”昔日的壮观景象。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洒在一望无垠的海面上,岸边停靠着大大小小的渔船,男人们将装满鱼、蟹、海蛎子的渔网抬下船去,女人们则成群结队地将它们一担一担挑到各自的海鲜店去。临近码头的小店已经忙碌起来了,店主一边收拾着螃蟹,一边不忘招呼顾客,做着生意。

  这里便是位于福建泉州湾晋江入海口处的蟳埔村,听说这里发现了一片“矮人墓”,却不知墓主为何人。为一探究竟,本报记者不远千里,走进了这个封闭的小渔村。

  曾是埋葬千万尸骨的沙滩

  八九百个墓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海边的斜坡上——以前那里还是沙滩。我们小的时候晚上出来玩,经常看到海边幽幽地闪着蓝光,都当成鬼火,见了就跑。

  顺着从村口蜿蜒向上的小街,记者首先来到坐落在半山腰的社区政府——在这个地方没有村里人的帮助几乎寸步难行。在社区政府办公楼里,记者找到了老人会会长黄荣辉。黄荣辉今年70岁,但精神矍铄,在社区里热心地帮忙做这做那。他把记者请到办公室,就和记者兴致勃勃地聊起了“矮人墓”的故事。

  “‘矮人墓’是什么样子的?”记者问道。

  “八九百个墓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海边的斜坡上——以前那里还是沙滩。我们小的时候晚上出来玩,经常看到海边幽幽地闪着蓝光,都当成鬼火,见了就跑”,黄荣辉哈哈大笑着说。

  “那‘矮人墓’是什么时候建的呢?”

  “往上好几辈人都知道‘矮人墓’的事,但墓具体是什么时候建成的没人知道。陶瓮上覆盖的泥土与明朝坟墓的泥土一样,所以我们猜是在明朝下葬的。另外我们这里有‘三家养一元’的说法,当地人曾受元兵压迫,陶瓮里的尸骨会不会是元末被当地人憎恨而遭杀害的元人呢?”黄荣辉大胆猜测,但随即又否定了自己的说法,“只是蒙古人大多人高马大,墓里的尸骨却特别小,从这点来看似乎不太可能。”

  “您见过墓里的尸骨?”

  “是啊,我们这个渔村靠海,本来就没有土地,人口却越来越多,没办法,只好在海边盖房,于是就将‘矮人墓’平掉了。盖房的时候我们好多人都见过墓里的尸骨,我们这边的习俗是等死人尸体风化后将骨头捡出来,放到陶瓮里重新下葬。”

  “您看到的尸骨是什么样的?”

  “头骨的大小与常人无异,只是腿骨特别短,整个身形类似侏儒”,黄荣辉描述道。  

     听说“矮人墓”被平掉了,记者非常失望,但听到黄荣辉的新家就正好盖在曾经的“矮人墓”上,记者提出想去他家看看,他欣然应允,跨上小摩托,将记者引到了离社区政府不远的他的新家。他所说的“斜坡”还在,只是记者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如今密密麻麻拔地而起的洋楼下曾经是埋葬着千万尸骨的沙滩。

  记得之前福建省政协委员、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曾向记者提及当地有“谁动墓穴谁就不得好死”的诅咒,记者忍不住问黄荣辉:“既然当地有诅咒,你们为什么还敢动‘矮人墓’?”

  “要盖房子嘛,没有地,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又补充道,“我们的房子是上世纪90年代盖的,当时盖房子用地是免费的,所以大家争先恐后都到海边盖新房。”

  “那墓都毁掉了吗?”

  “当时谁家盖房,谁家就去请‘土公’。‘土公’把陶瓮挖出来,然后搬到鹧鸪山上集体埋葬,大多是几个到几十个陶瓮合葬在一个大坟里。”

  黄荣辉所说的“土公”是当地对丧葬师的称呼,虽然在切实的经济利益面前诅咒的威力大大下降,但当地村民还是不敢或者不愿亲自动手迁墓。

  难道“矮人墓”就没有留下一点点痕迹吗?看到记者面带失望之色,黄荣辉叫来胞弟黄美。黄美如今仍旧下海捕鱼,他的新家也建在“矮人墓”所在的沙滩上。黄美叼着烟,骑着小摩托在大房子间狭窄的通道里穿来穿去,最终将记者引到了一面红砖墙前。“以前这里埋藏着几千个墓,长达200米,沿斜坡向上,从海上看像台阶一样”,黄美向记者描述着“矮人墓”昔日的壮观景象。

  然而记者面前的红砖墙看上去实在没有什么特别,墙体的下部是由许多龟背状的土石块砌成的,形状虽有些奇怪,但半嵌在土墙里显得很自然,并不特别引人注意。在院墙边,黄美用力掀起一块浮摆着的直径50厘米左右的土石残块,记者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嘴——土石块的背面竟然嵌着一个完整的陶瓮盖子,直径有20多厘米,再仔细一看,盖子的旁边还有三个同样大小的盖子的痕迹,非常清晰。一旁的黄荣辉告诉记者:“这是墓壳,一个墓壳下边一般都埋着3—6个陶瓮,这个下边至少有4个。”

  黄美的妻子黄惠对记者说:“陶瓮其实并没有全部迁走,现在家里的地底下还埋着几千个。”记者闻此颇为惊讶,问道:“你们每天住在这么多白骨上面,不害怕吗?”黄惠只是笑笑,并未作答。

  就在黄家高大的洋楼中间,几间低矮的小石房显得很不协调,房子没有门,里面黑洞洞的,似乎有个台子,上边还有瓶瓶罐罐,于是记者以为是厨房,并没有在意,直到泉州市丰泽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郑剑文告诉记者:“闽南渔民有个习俗,在海上发现任何尸骨——无论是人的还是动物的,都要带回来供着,还称这些尸骨作‘好兄弟’——迷信的说法是:如果在海上看见了尸骨不捡回来,下次出海就会遭到厄运。”这时记者才知道,这一间间低矮破旧的小石房正是集体供奉这些尸骨的“阴公宫”。记者于是试图走进去一探究竟,无奈里面太黑,什么也看不见。直到一位年轻的村民拿来手电筒,大家才得以看到里面的情景。正对着“门”的是一条几案,上面摆着一个牌位,上书“万善公”,其中的“善”字虽与平时的写法有些出入,但应是“善”的异体字无疑。“门”的右侧则是一个低矮的大台子,上面堆满了用塑料袋包裹的各种尸骨,一直堆到天花板。“万善公”指的便是这些无主的尸骨了。对于第一间“阴公宫”的修建时间村民们已无人知晓。记者问道:“如果尸骨堆满了怎么办呢?会烧掉吗?”村民们摇着头说:“不烧不烧,堆满了就再盖一间。”怪不得洋楼间不大的空地几乎都被一间间“阴公宫”占满了。

  这时有更多的村民围聚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为记者讲述“矮人墓”的故事。一位皮肤黝黑、矮矮的老太太坐在房前的台子上,她叫洪忍,今年76岁了,她坚持说当时陶瓮总共有上万个。有村民们说,这里原来被称为“小人国”,当地人则被称作“倭奴”。在闲聊中,记者还获得了一条令人兴奋的线索:这里的房子是一位叫杨金榜的泥瓦匠盖的,据说他见过陶瓮盖子背面的字!而现在他就在邻村东梅小学传达室工作。如果这个信息确实,杨金榜还能记起瓮上的字,对于揭开“矮人墓”之谜无疑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