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记忆:寻找流散文物计划搁浅
圆明园的记忆以多种形式留存:画家张宝成绘制的巨幅圆明园盛时全景图让游客驻足赞叹,清代样式雷建筑图展览呈现圆明园建筑的精致复杂,《圆明园百景图志》集录圆明园近百个景观且详考疏证……但其中,最重要的两部分记忆就是圆明园遗址和流散文物。
10月8日,圆明园在遭英法联军火烧时唯一幸存保留至今的古建筑、清代皇室御用佛寺——正觉寺修缮复建主体工程正式竣工。在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的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中,圆明园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全国最大的遗址公园。
复建一个建筑实体的圆明园,是不可能的,运作数字技术“还原一个真实的圆明园”在学者的努力下逐渐成为现实。
今年9月中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首次发布一项名为“再现圆明园”(Re-Relic)项目的最新成果——圆明园22景的3D复原效果图,公众可在相关网站上观赏发布景区的图像与3D视频,实现网上虚拟游园。
和遗址的“数字复原”相比,圆明园的文物修复和流散文物的寻找显得更为艰难。在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之际,圆明园首次集中展示了流散在北京地区的回归石刻文物,也让持续半年之久修复的百余件圆明园瓷器全国巡展。
“修复的总体来讲价值都不是太高了,因为太好的东西被人家抢走了。大多数都是一些简陋的,有的是一些产品拼接起来的,处于中等的一个水平。但是不管怎么样,是那个时代的东西,从历史来讲也是非常珍贵的,”中国文保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谈到圆明园修复的这批文物时说。
圆明园珍宝绝大部分流散海外是毋庸置疑的。有150万件?“其实至今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圆明园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称。去年10月18日启动的圆明园海外流散文物摸底调查也在第一站美国之行回来后搁浅。
据报道,圆明园学术委员会一相关专家透露,计划过早中断,一方面由于资金紧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海外寻宝动静太大,已造成一些海外博物馆不理解,甚至对寻宝小组戒备森严,“比如在研究人员到达之前,人家就已经准备好了律师函等法律文案,随时准备对抗”。
对于备受注目的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的下落,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日前接受访谈时讲到:“兽首现在回归已经是五个,知道下落还有两个,就是去年拍卖会上的,另外五个确实不知道下落。也有一些消息,但是消息没有被证实。”
谁在“忽略”曾受劫难的圆明园?
《1860:圆明园大劫难》的作者法国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近日应邀来到中国,他赞成中国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称“这是一场富有勇气的纪念活动”。他希望自己的书能够增强“记忆责任”。 他还曾不止一次呼吁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无条件归还中国,甚至致信法国总统。
据布立赛介绍,多数法国读者对这段历史不再回避。“我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特别是当年参与圆明园事件人的后代的来信,他们的祖先有的是军官,有的是翻译或者是普通士兵。看到我的书之后,便把他们祖辈原先的一些日记和收藏拿给我看,他们对祖辈们在中国所干的那些不光彩的事情感到羞愧。”布立赛说。
可是,国内媒体也注意到,英法媒体对于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系列活动的报道或者“简单提及”,或者“忽略”。英国《独立报》上提到圆明园的文章是讲圆明园将修复文物搬到网上吸引更多游客;欧洲电视1台和法国电视5台简单提及纪念活动,但对圆明园被焚,则只提到“在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斗中被焚毁”。
台湾知名收藏家王度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圆明园浩劫是漫长历史长河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半个世纪的文物收藏积累,王度对于流散文物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他说:“虽然很痛心,但现在我并不反对我们的文物摆在人家的博物馆里。”
王度认为,无论文物在哪里展示,它们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以和平的方式收回来,“希望以后世界和平,人民安居乐业,不再有战争爆发”。
参与互动(0) | 【编辑:吉翔】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