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梦大盗”诺兰:好莱坞最后的“电影作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采梦大盗”诺兰:好莱坞最后的“电影作者”

2010年09月02日 09:2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7月30日,克里斯托弗·诺兰40岁,世界已经知晓了他的价值。美国影评人和影迷给他的评价是“新千年的库布里克,自希区柯克之后最有着装品位的导演”等等赞美,其受捧程度就连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这些超级大腕也自叹不如。《盗梦空间》之前,诺兰只拍了6部电影,华纳公司敢于拿出2亿美元让他拍摄《盗梦空间》,足以证明其“魔力”。

  作为诺兰的第七部作品,《盗梦空间》7月16日在北美上映,如今在全球票房已突破6亿美元,该片已于9月1日在内地上映。

  也许,诺兰是一位“采梦大盗”,电影的奇谋与意识的诡异在他的作品里总是如双蛇潜行、踪迹莫测,而这位有着英国绅士矜持外表的导演却在心中尽情玩味着这种蜿蜒不绝、纠缠不清。他似乎可以在梦境中醒来,又在电影中衔梦而飞。

  以银幕的光影来喻梦、释梦并不是诺兰的独创,但在新片中,他却大胆地把众人的梦“混为一谈”。“太多以梦为名的电影,就像是你睡着的时候看的一部小型肥皂剧,简单而幼稚,而我想让《盗梦空间》的梦从一个孤单的脑壳中钻出来,由多人共享,让各种可能穿梭其间。”一棵枝节盘错的“参天大梦”就这样长成了,这其中混合了太多梦的元素——众人皆有的睡眠之梦、白日下的妄想之梦、不知生命何来何往的苍茫之梦……而更重要的,也许是诺兰幼时便因电影埋下的理想之梦。

  世人总是喜欢探寻知名导演的DNA,猜想是其生活中哪一点的“怪癖”繁衍出了一位天才。既然诺兰的成名作《记忆碎片》是把主人公的记忆和意识切碎再拼接起来——那么,让我们也尝试追溯导演本人的“记忆碎片”和“意识碎片”。也许,无论怎样地穿过遥远岁月、艰难世途,如今,带着《盗梦空间》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必然就是诺兰,从他出发的那一刻,就是他。

  记忆碎片

  ■身份

  尽管诺兰在伦敦出生、长大、上大学,他并不像许多欧洲导演那样对于好莱坞持“又爱又恨”的态度——一方面不屑,另一方面又屈从。诺兰对于美国和好莱坞都是自然平和地接受,在他看来,好莱坞的生活和伦敦没什么不同,“只是没有伦敦那么大的雾而已。”

  诺兰的这种想法与其生长环境密不可分,他的父亲是英国人,从事广告文案;母亲是美国人,空中小姐。克里斯托弗·诺兰上有兄长马修,下有弟弟乔纳森。由于父母的关系,兄弟三人从小就在英、美两国之间奔波,拥有英美双重国籍的他们几乎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哪儿的人,诺兰的每部作品几乎都会涉及到身份迷失或错乱的问题,无疑和他的这种经历有关。三兄弟至今仍讲着一口“跨大西洋英语口音”。克里斯托弗的口音偏向伦敦腔,人和电影也更像是英国式的,具有英国人的冷峻和严谨;弟弟乔纳森则在芝加哥长大,口音偏向美国腔,人也更活泼。

  ■兄弟

  诺兰家的三兄弟大学读的都是英国文学,大学毕业之后,马修和乔纳森顺利地当上了作家,只有诺兰痴心于电影导演的梦想。

  诺兰正是在文学中发现了他之后的标志性风格:叙事时序并不必然要按照前后顺序依次进行,闪回、前置乃至全盘打乱,都无不可。这是他在读英国古典小说家格雷厄姆·斯维夫特的小说《水之乡》(Waterland)时发现的,“那些小说家已经享受了几个世纪的叙事自由了,我觉得导演也应该享受这种自由。”

  乔纳森如今是好莱坞著名编剧,也是诺兰的左膀右臂,他的几部电影都是乔纳森的剧本。诺兰导演的第二部影片《记忆碎片》改编自乔纳森未出版的短篇小说,2000年在欧洲一上映即好评如潮,并在圣丹斯电影节上捧得剧本创作奖。这部电影成为诺兰进军好莱坞的敲门砖。

  诺兰平时用右手写字,乔纳森则是“左撇子”。有人问起乔纳森他为何可以和哥哥如此亲密无间地合作时,他透露其缘由正是哥儿俩在文化、口音和用手习惯上的互补性。

  而哥哥马修的故事则像电影情节那般传奇:2009年春,他因一起70万美元的银行诈骗案被芝加哥警方逮捕入狱,并涉嫌在2005年因讨债不成谋杀了一个波多黎各人。同年年底,马修用床单做了一条31英尺长的绳子,妄图来一次蝙蝠侠式的越狱,无奈被狱警逮个正着。在狱中,他一直声称自己是英国特种部队的成员,因长期从事水下和跳伞训练而患有耳膜炎和鼻炎……

  ■童梦

  与很多大导演一样,诺兰的电影梦种子发芽也很早。7岁的时候,父亲买了一台超8摄影机,诺兰和大哥便迷上了拍短片,长相斯文的诺兰曾有提着摄像机跟着街上的行人和狗狗一路疯追的“不堪往事”。最终,他们的拍片兴趣定为动作片和科幻片两种类型。

  乔纳森还记得自己与诺兰的第一次合作,“那时我3岁,哥哥9岁,他要拍一部逐格拍摄的科幻片,演员是住在附近的伙伴。我也想帮点忙,但那不太可能,因为我只有3岁。我经常在他们周围晃。我永远记得,自己等在一边,当他们按下快门的时候,我就跑到镜头前向上跳,挥舞着我的双手。我能看见哥哥在镜头后面皱着眉,他在想,这个小坏蛋跑到镜头里干什么?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次合作。”

  诺兰12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个导演,而且十分清楚自己想拍的是什么。无论是独立制作还是好莱坞体制内的大片,无论是警匪片、悬疑片还是科幻片,诺兰作品的主题都十分统一,表达了对于各种意识的辨别——真实的、虚幻的、善意的、邪恶的……“我从来没有停歇过、改变过,我用了我所能掌控的各种形式来拍我的电影,想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差别仅仅是到后来,我的电影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长。”

  乔纳森透露,诺兰有一个令其十分自卑的缺陷——他是个红绿色盲,这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混乱的“超我”与“本我”之中。按照乔纳森的说法,“超我”是诺兰认定自己以后会成为一个导演,而“本我”则是一个连颜色都分不清的、被森严家教所管辖的可怜孩子。诺兰对平淡无奇的中学生涯毫无留恋之情,原因是他常幻想长大后能成为詹姆斯·邦德那样的男人,但这个梦想很快被班主任扼杀。

  ■影路

  1998年,诺兰执导了首部故事片《追随》,参与者都是全职工作者,所以只有每个星期六才能聚在一起拍摄15分钟,就这样整整用了1年的时间才拍完。《追随》可谓是一部游击式拍摄的影片,从灯光到布景都是DIY,每个人都穿着自己的衣服。诺兰回忆说那时他的薪水不多,一半用来租房,一半用来拍电影,而且他经常搬家,因为每次电影换场景,他就会搬一次,那个场景随之就成了他的家。

  此后,诺兰把1997年挪威犯罪惊悚片《失眠症》翻拍成英语版,并邀得艾尔·帕西诺、罗宾·威廉姆斯和希拉莉·斯旺克三位奥斯卡得主担纲主演,虽褒贬不一,但依然反响很大,华纳兄弟继续请他执导了《蝙蝠侠:开战时刻》,诺兰对原著漫画来了个180度的改编,将影片拍成一部色调暗黑、颇为严肃的心理探索片,被有的影评人认为超过了漫画原作。

  2006年,诺兰的《致命魔术》以其诡异的气氛和精细的结构再次赢得了影评人和影迷的心,而2008年的《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则捕获了票房和口碑,加上目前正在全球上映的《盗梦空间》,诺兰7部长片,有5部进入了IMDB评分系统的前250名,这样的成绩,是他上一代的大片导演们所无法企及的。

  ■妻子

  《追随》的成功让诺兰不但赢得了好莱坞片商的青睐,而且赢得了未来妻子的芳心。妻子艾玛·托马斯小诺兰一岁,两人是大学同学,《追随》是两人的第一次合作,这种合作也持续到现在,如今,艾玛是诺兰的“御用制片人”,始终伴随在诺兰身边,两人有三个孩子,一起居住在洛杉矶。

  艾玛笑说,18岁认识诺兰时并没意识到自己会嫁给一位炙手可热的大导演,不过诺兰对于电影的沉迷,在当时就给艾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艾玛认为诺兰在好莱坞换取的尊重,并不是靠过硬的票房或强势的性格的,“他的想象力、对故事的判断以及表达的方式,才是诸多同行总愿意与之合作的主要原因。”

  艾玛以两人合作的《致命魔术》为例,“当时一个魔术揭秘节目讲到一个人的瞬间位移,其实是由一对双胞胎合作完成的。诺兰就依靠这个线索,让一对孪生兄弟的错位生活方式,变成了全片的最大疑点。《致命魔术》的投资只有4000万美元,但就剧情的缜密和叙事的精彩而言,此片堪称诺兰的力作,或者这样说,在《黑暗骑士》降临前,他已是好莱坞最会讲故事的导演之一。”

  意识碎片

  ■技术保守派

  与卡梅隆等导演勇于探索新技术不同,诺兰是个顽固的保守派,他虽然年轻,却对电脑不屑一顾,在他看来,电脑就是个不值一文的破玩意,他倾向于传统的拍摄手法。也许是因为首部作品《跟踪》的班底过于简陋,诺兰对技术的渴望早就在失望中走向崩溃,到《记忆碎片》的剧本热气腾腾出炉时,诺兰决定放弃一切可以使用的好莱坞特技,完全靠剪辑技巧和色彩对比,来制造胜于特技的效果。

  在整个好莱坞都进入了数字时代的今天,诺兰还仍然坚持用剪切胶片的方式拍片,这种“世事变幻”让他感到震惊,“制作《记忆碎片》的时候,我们想找点拼接带竟然都很难,我才发现,我好像成了唯一还没用数字技术拍电影的人。”不过,他也为此叹息:“随着一部部影片制作成本的提高,这种方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对于3D技术,诺兰不排斥,但也不热衷,就连用笨重的IMAX摄影机拍摄《黑暗骑士》中的主要动作镜头,诺兰都认为是在技术上的重大让步,他觉得拍电影不应该用那些东西。诺兰也不喜欢戴着3D眼镜看电影,但他不否认自己喜欢 《阿凡达》,“感觉就像1977年叔叔带我去看《星球大战》。好电影就是这样,纵然你在观影之前有着种种设想和期待,看电影时,画面带来的冲击和新鲜感仍然能够‘掀翻’你。”

  不过,诺兰表示自己并非因循守旧之人,“在电影制作方面,我确实是十足的传统技术派,但我也相信自己是个会利用任何现存的、最好技术的人。我的电影有时候需要一些新技术,团队会利用数字技术做各种各样的事。”

  ■最后的“电影作者”

  诺兰在好莱坞的导演生涯可谓一帆风顺,但在他看来,制作电影很难。“我的电影也不是说从来没出过错,但我会设法和负责的人交流。我和工作伙伴们都是非常坦率的。如果一个项目中,我感到其他人和我的看法都不一致,那我会立刻躲得远远的,因为你根本无法赢得这场比赛,你将和自己的队友撞头,事情也会变得不再单纯。我想,这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原则就是为什么从表面看起来,我一直很幸运也很顺利的原因。”

  对于“名气”,诺兰保持着清醒,“曾有人对我说我可以做到任何事,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对待每部电影都像是在拍自己这一生最好的一部电影,如果你是为钱而做,你最好别拍了,为你所信仰并热爱的去做,并且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

  诺兰坚信,电影不代表通俗和浅薄,“娱乐也可以是严肃和复杂的,这可以通过电影完美地体现出来。”在他看来,哪怕是漫画改编的电影,也一样需要考究的剧情和深刻的内涵——从领衔主演一直到配角都要精心挑选,摄制过程巧妙而高效,数码特技的使用要简洁,影片的结构和情节设计则要大胆。可能正因为如此,诺兰才会在好莱坞如鱼得水,因为他可以把商业和艺术结合,既满足了片商,又满足了观众。

  斯皮尔伯格认为诺兰是好莱坞最后的“电影作者”,只有他还在创造新的梦,其他导演不过是重复自己。而诺兰的自我评价是:“我是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像我的前辈希区柯克那样,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

  ■绅士风度

  诺兰作品的主人公总是脾气古怪的独行侠,像是有强迫症一样执著于自己的目标,就像《记忆碎片》里的盖伊·皮尔斯一样,以复仇为由头为自己的生活制造出各种动机。因此,不少影评人诟病诺兰的电影沉溺于叙事快感,像库布里克一样情感冷漠缺乏人味儿,某位好莱坞大佬级制片人就对签下诺兰的华纳高层说:“这是一个拍冷血电影的冷血家伙。”

  诺兰也承认,自己在电影中并未去协调黑暗与光明的平衡,只顾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据说,诺兰在被批评“冷血”之后,曾花大力气为《盗梦空间》注入温暖,“我们不能只依赖梦境或记忆的创意来拍摄电影,突出情感元素是唤起观众共鸣最好的办法。只有加强了角色的心理和情感背景,那么无论片中发生多怪的事情,观众其实都能接受。”

  生活中的诺兰是否也如男主角那般不苟言笑?据悉,他根本不“灰暗”,他的合作者加里·奥德曼透露:“诺兰在拍摄现场表现得像个传统的英国绅士,是个不错的人,温情又有趣。现场的气氛总是非常好,轻松,平静。他从不表现出自己是导演的架势。而且伟大的导演都知道什么时候不说话。克里斯从不为了做指示而做指示,好像他说话只是为了张开嘴听自己的声音。他会给你自己在现场发挥的空间,如果他需要调整一些东西,也只是走上来给你个温和的小提示……他不急不躁,因为他知道自己总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几乎每个合作过的人都愿意和诺兰继续共事,因为他即使“专政”,也不失涵养,他总是衣着讲究,待人接物绅士风度十足。不过,诺兰的游刃有余也不是先天就有的,他一位老搭档透露:“有一次我们一起共进晚餐时,我问诺兰怎么去和周围的人相处,去驾驭那些大明星。诺兰告诉我,他的转折点出现在拍《失眠症》时,那会儿,每天早上他都会和主演艾尔·帕西诺讨论细节问题。有一天早上,当他进屋时,艾尔·帕西诺正在打电话,看到诺兰来了,艾尔对着电话那头说:‘抱歉,我得挂了,我的导演来了。’这个情景为诺兰注入了自信,他说从那之后,他知道了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与别人交流,知晓了只要彼此尊重就能够消除隔阂,从此,他不会再在片场紧张了。”

  ■《盗梦空间》

  《盗梦空间》又名《奠基》。诺兰写这个剧本还是八九年前,最初他只是想写一部传统的盗贼喜剧片,但某一天,他突然想起自己16岁时的一场离奇体验:那天早晨,他从梦中醒来,然后又迷迷糊糊睡去,“我睡得很浅,当梦境再次出现时,我竟然知道自己是在做梦,这种感觉奇妙极了,尤其当你还在努力辨别梦中所处何地和发生何事时。”诺兰清楚地记得,自己站在一个海滩上,手里还攥着一把沙子,“梦其实并不离奇,因为人类大脑里的内容完全都是由现实构成的。”但是,从那天起,掌握和控制梦境成了诺兰最为痴迷的念头之一,直到他干脆以此为题拍成电影,“想想看,什么东西和进入他人的梦境是一个性质的?电影!电影院就是让你潜入他人梦境的地方。”

  《盗梦空间》拍摄历时7个月,摄制组的足迹遍布亚、非、欧、美四大洲,辗转东京、摩洛哥、洛杉矶、巴黎等6个城市。诺兰说,《盗梦空间》是用他所能想到最庞大的巨片规模去讲述一个故事,“我是看007电影长大的,而且至今记得看《夺宝奇兵》时那种跟着琼斯周游世界的梦幻感受。《盗梦空间》之所以大费周折在六个国家拍摄,一是梦境不受现实束缚,二是我希望它能给观众当年看007电影或《夺宝奇兵》的印象。《盗梦空间》绝对称得上是我的007片,这次我从007系列电影中‘掠夺’了大量元素。”

  不过,诺兰着迷于老式的学院派风格电影,《盗梦空间》的基调也很严肃,“它更像《黑客帝国》而不是《阿凡达》,是建立在你对身边世界真实性的质疑上。” 按照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说法,“《盗梦空间》的每一个场面都很现实化,充满了生活质感。”

    撰文 萧游

  ■诺兰主要作品

  《追随》1996年

  《记忆碎片》2000年

  《失眠症》2002年

  《蝙蝠侠5:开战时刻》2005年

  《致命魔术》2006年

  《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2008年

  ■诺兰心中十佳电影

  《2001太空漫游》、 《黑洞》、 《银翼杀手》、 《唐人街》、 《幽灵终结者》、 《阿拉伯的劳伦斯》、《女王密使》、 《星球大战》 、《霸王铁金刚》 、《通天大盗》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