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10年7月3日晚,赵本山携弟子小沈阳、毛毛等在台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二人转演出,全场笑声不断。中新社发 黄少华 摄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已成当务之急。
改革与发展之路,总是在实践中总结,在思考中前行。
作为第一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本山传媒集团硕果累累:从6年前的一个小剧团,发展成为拥有数亿固定资产、年收入近两亿的综合性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日前,在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4》开机之际,《解放周末》赶赴辽宁开原,专访本山传媒集团董事长赵本山,探寻文化产业的“本山之路”。
“绿色”是基调
●现在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好机遇,把握不住就是自己没能力。
●反“三俗”,这是必须的。
●二人转的“俗”不是低俗、庸俗,而是民俗、通俗。
解放周末:中央日前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本山传媒是第一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作为本山传媒的董事长,您对此有何感想?
赵本山:我感觉,现在是文化发展的最好时期。我们面临这么好的形势,应该感谢我们这个时代,感谢这个社会。发展文化产业,现在是一个最好的历史机遇,如果把握不住就是自己没能力。
解放周末:也是在最近,反对庸俗、低俗、媚俗成为一种主流的声音,您如何理解繁荣文化产业与反“三俗”之间的关系?
赵本山: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反“三俗”,这是必须的。如果这种东西泛滥了,那就不是繁荣而是糟蹋文化产业。所以在倡导大繁荣、大发展的前提下,必须要限制一些东西,也就是说,立规矩。
多年前,赵本山就在二人转领域有过一次反“三俗”的实践——倡导“绿色二人转”。
2000年的一天,已在小品舞台上叱咤风云多时的赵本山到吉林看了场二人转。一看完,他便火烧火燎地给多年老友、二人转编剧崔凯打了个电话:“二人转出事了!啥都敢说,啥都敢唱,上台就骂人,不骂人就不说话。整的啥玩艺儿! ”
话说这发源于田间地头的东北二人转,唱腔舞姿野味十足,戏谑调侃鲜活泼辣,这是二人转独特的魅力所在。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中,二人转获得了较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出现了表演放肆的现象,滑向粗鄙低俗的一端。
赵本山告诉记者:“那时候二人转进不了城里的正规剧团,只能在城乡接合部演出,或者在城里的小花园里演,都是些老头老太太在看。要不就是农村里的红白喜事,尽是些这样的场所。 ”
而此时的二人转,不仅登不上大雅之堂,更是危机四伏:有深圳老板打起了“二人转”的主意,想把它注册为安全套商标;在辽阳一带,甚至封条都准备好了,只待查封二人转的演出场所。
赵本山按捺不住了。
吃二人转的奶水长大、从黑土地上走出来的他,对二人转的感情比任何人都深厚。他意识到,只有将二人转中低俗、庸俗、恶俗的部分去掉,将其最优秀的一面留下来,才能拯救它。只有二人转得到了净化和提升,才能登上大舞台,让全国观众认识二人转。
2001年,怀着拯救二人转的强烈愿望,赵本山东奔西跑,拉来了七八十万元赞助,办出了第一届“本山杯”二人转大赛。这届比赛,不仅归拢了不少优秀二人转演员,更郑重打出了“绿色二人转”的大旗。
赵本山说,二人转是门民间艺术,俗里俗气是它的特点。但一定要追求俗中见雅,二人转的“俗”绝不是低俗、庸俗,而是民俗、通俗。用他的话说:“二人转虽然离不开俗,但也不能低级,二人转演员们要能够自律,学会尊重自己,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
围绕着“绿色二人转”的概念,赵本山开始大刀阔斧地剔除演出中的脏口,减少低俗的荤口。他要求徒弟们改掉黄段子,多用“说学逗唱”的真功夫来取而代之,多揣摩观众心理,在剧情编排上下功夫。
然而,改革的过程是艰难的。二人转演员来自民间,早已形成了一套取悦观众的惯用模式,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既要保留来自农村的土地味,又不能出现粗鄙放肆的表演;没把观众逗笑不行,让观众笑得太粗俗也不行,把握好这个“度”,也是难点。
赵本山想了很多办法,制定了不少规矩。其中之一便是罚款:每一个“刘老根大舞台”剧场都设有演出总监,专门监督演出中的脏口与荤口,一旦有谁破坏了规定,就得领受少则50元多则几百元的罚单。总监要是监管不力,一样要罚。如此一来,演员们上台前都得盘算盘算,下了台后,又少不了琢磨琢磨。
刚开始演出“绿色二人转”后,沈阳和平电影院演出的上座率一下子掉到了三四成。演员们都急了,但赵本山坚持着:“我坚信,没那些个荤的,二人转也一定能火。 ”他对徒弟们说:“别急,观众在于培养。 ”在他的坚持下,上座率逐渐回升,进而天天爆满,“绿色二人转”得以保持了下来。
如今,“绿色二人转”的成功有目共睹。有300多年历史的二人转,不仅避免了衰亡的命运,更焕发出别样的光芒,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市场在“领弦”
●市场和政府都是艺术工作者存在的命根。
●不能走“得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属”那条老路。
●不懂的事,就别做。
解放周末:2007年,您参加全国“两会”,在和中央领导座谈时,说了一句话:“文艺由市场领弦。 ”在本山集团的发展中,市场意味着什么?
赵本山:二人转文化从三百年前开始就是市场的产物,我自己本来就是民间艺人,十几岁就唱,一直唱到今天,我本人就是从市场中走来的。到了现在,市场当然也不能忘。
我当时成立剧团,把它注册在省文化厅,但我们不想拿政府一分钱。我们自负盈亏,不靠政府养着,做得不好就自己往里投钱,这样自己就会有压力,就会努力。我们选了这么一条路,选择了这么一个最地道的民间二人转的方式来闯入市场。
解放周末:您怎么看待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赵本山:其实市场和政府都是艺术工作者存在的命根。无论如何,就算你把市场做得再好,离开了政府这一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做好,必须在心里有这个清醒的把握。
政府是希望让观众快乐的,但如果完全取悦于观众而忘记政治也是不行的,这当中有一个导向问题,要考虑分寸。把握好分寸,就是一种文化态度。我们希望拿出的作品政府喜欢,百姓也喜欢,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大前提是要把握住一条,要在讲政治的环境下生产艺术。不可能脱开一切,只面对观众,观众想听啥我就说啥,这是不对的,导向不对。
有人说,赵本山当初搞“本山杯”二人转大赛,是因为他看到了二人转能挣钱。崔凯说:“其实不是。他当时的出发点就是回报母体艺术,没想到这么远。 ”
然而,也正是在对二人转的拯救过程中,赵本山发现,走市场化道路不仅能让二人转存活下来,还将二人转推向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他开始寻求超越与突破。
2003年4月,赵本山以二人转大赛招至麾下的几十名优秀二人转演员为班底,成立了辽宁省民间艺术团。随后,他掏钱租下“沈阳中街大舞台”,借电视剧《刘老根》的轰动效应,高举“绿色二人转”旗帜,办起了“刘老根大舞台”,由此开始了他的悉心经营。
作为最早试水的民营艺术团,辽宁省民间艺术团是文化部第一批挂牌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虽然从成立之初便直属于辽宁省文化厅,但艺术团走的是产业化道路。
剧团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曾经有领导表示,愿意在建团初期给予一些资金上的支持。但赵本山拒绝了——他下定决心要办一个真正市场化、有活力的艺术团。他对崔凯说:“我们不靠政府给点小钱过日子,要靠市场求生存求发展。 ”
过去,不少文化单位办成了政府的附属物、政府的文工团。人们戏称“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得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属”。赵本山说,“我们不能走这条老路。 ”辽宁省民间剧团作为一个独立法人,诞生之初就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最直接的一个例证就是:演出从不赠票。即使政府官员来也得买票,赵本山的朋友来,也由他自掏腰包请客。
面向市场,活力倍增。有数据显示,如今的国有国家级院团平均每年演出100场左右,收入2000万元左右。而本山传媒的演员300多人,2007年演出就达1990场,收入5800万元,每年起码拍两部电视连续剧,超过了任何一家国家级院团。
面向市场,认清优势。本山集团最初以演出二人转、拍摄农村剧起家,在赢得了一次次市场好评后,2005年赵本山尝试入主辽足。然而,一连串遭遇让他迅速认清了自己:“我们必须做自己熟悉的事,在行的事。 ”
2009年,本山传媒投拍历史题材的《关东大先生》,原本踌躇满志,但市场却给他亮起了黄灯。这让赵本山认识到自己在艺术创作领域也并非样样精通: “二人转我懂,拍个农村戏我懂,讲个快乐的故事我懂,其他我不懂,不懂就别做。 ”他很快调整策略,重新回到擅长的农村题材上。
由市场“领弦”,虽然有风风雨雨,但方向正确,路子走对,必然收获颇丰。以2008年为例,本山传媒集团旗下的辽宁省民间艺术团的演出收入达9660万元,向国家上缴利税1752万元。如今,到沈阳刘老根大舞台乐呵呵地看一场二人转,已经成了绝大多数外地游客毫不犹豫的选择。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