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一日电 题:出口再闻恶讯 就业路在何方?
中新社记者 翁阳
中国十一日公布的外贸出口数据,证明外部经济环境恶化趋势未改。对于业已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来讲,这个坏消息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当前这场席卷全球、尚未见底的经济衰退中,亿万农民工无疑是中国受到冲击最大的就业群体。根据今年“两会”期间官方发布的最新消息,在春节后返回城市的农民工中,目前仍有逾千万人没有找到工作。
若再加上今年六百多万新增大学毕业生、城镇新增失业者以及非应届待岗大学生毕业生,中国社会目前承受的就业压力之大,丝毫不亚于十余年前那场因国企“减员分流”导致的数千万职工失业浪潮。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他还宣布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四百二十亿元人民币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各路代表委员亦为破解就业难题积极建言献策,从向农民工发放免费培训券、到促进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再到建立六小时工作制……不一而足。
事实上,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就业形势总体而言一直偏紧。但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内需不足、服务业落后、城市化偏慢等关涉就业长期走势的深层次矛盾被暂时遮掩。
入世以来,中国经济过度倚重外贸的阿基里斯之踵日益凸显,并终在此次危机面前导致“就业大船”难以迅速转向之困局。为纾解燃眉之急,中国政府在“两会”前的数月内已密集出台保增长、扩内需、稳就业的众多举措。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称,要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若思及近年来制造业与国有企业容纳就业能力趋于饱和之背景,该表态无疑堪称统筹“近忧”和“远虑”的前进路标。
对于处在进行时的中国四万亿元人民币拉动增长计划而言,一个特殊现象值得警醒。即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逐步下降。究其根本,是因为中国将大量资金主要投放于吸纳就业能力较低的大企业、大项目上,并且这些投资通常难以拉动与之匹配的消费需求,自然也无法更好地拉动就业。
知易行难。如何更加合理地切分细化投资领域,切实改善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对于早已习惯“大手笔”运作的中国政府与金融机构都将是一项重大挑战。
为尽量减少因经济下行造成的失业之痛,官方在“两会”期间多次呼吁企业尽量不要裁员,鼓励支持困难企业与员工协商薪酬,通过灵活用工等方式共度时艰。与此同时,政府强调劳动合同法不会因危机而作出修改,并力争加速解决社会反应强烈的收入差距问题。此外,在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关乎国内民众消费预期的重大领域,政府高调宣布的罕见巨额投入亦当对扩大就业起到间接积极成效。
还记得在“两会”召开前与网民的在线交流中,温家宝曾说道:“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
从辩证意义上看,当前中国就业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恰恰从反面印证了中国尚待挖掘的就业潜力,因此信心绝不可失。只要政府、企业与个人戮力携手、同心同德,则不仅可将当前困局化“危“为“机”,并能在未来实现更高层次的和谐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