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PK买地产股,谁的收益更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买房PK买地产股,谁的收益更高?
2009年05月29日 09:22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文/图/表 记者李成、张忠安 (署名除外)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政策利好

  新一轮刺激方案出台:国务院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

  房地产基建板块受益最大: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将新增至少3000亿资金

  自进入2009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回暖迹象明显,房屋销售量和房价不断上升。

  同时,随着A股5个月连续上涨,不断创出反弹新高,房地产股也应声反弹,一路上扬,间接印证了楼市回暖。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下调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15个百分点,令市场人士欢呼最大利好出台。

  那么,对投资者来说,目前是投资房地产好还是投资房地产股更好呢?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以缓解4万亿刺激计划的资本缺口。此前在4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资本金比例调整相当于是新一轮刺激方案出台,有望刺激银行信贷在未来数月再次出现强劲的增长。

  根据此次调整,大部分行业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下调了5~10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下调15个百分点,大大超出此前的预期,而铁路、公路等交通和大型基建项目也是此次资本金比例调整的主要受益对象。高污染、高能耗和产能过剩的项目则被上调最低资本金比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政策体现了一个有保有压结构调整的思路。“降低资本金要求的行业,下一步得到信贷支持的空间就更大,应该说会有正面的效果。”

  中国最早实施资本金比例规定始于1996年。据了解,2004年,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资本金比例曾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 (段郴群)

  影响分析

  楼市:市场解读现分歧

  房地产资本金比例降低,有观点认为将为房地产行业带来真正的“救市契机”。不过,也有市场行家和研究者认为,短期来看实质性作用不大,也影响不了目前楼市的成交和价格,但长期将对房地产商的开发投资产生深远影响。

  正方:增加供应有助平抑房价

  资本金比例的降低有助于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也降低了开发商入市的门槛。光大证券表示,住房和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下调的政策和近期部分实力开发商拿地的行为,从政策支持和实体企业行为两个方面巩固市场对房地产投资复苏的信心。

  今年1月~4月,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同时,房地产业的投资势头仍然较弱。“资本金调整后,从下半年开始房地产投资有望回暖。”2008年,我国房地产投资达到3万亿元,其中自有资金投资占30%~40%。“今年二三季度,房地产投资会有更快速度的增长。预计全年的增速会达到10%左右。因此,此次资本金比例下调5~15个百分点,将为下半年的房地产投资释放至少3000亿元资金。同时,能够将以前搁置的土地开发起来,形成供给释放,从而平抑房价。”刘元春分析说。

  有观点认为,政府如此重视房地产企业开发热情,有一种解读是:伴随着楼市交易的回暖,如果房地产开发的步伐不能尽快跟上,政府担心无法体现房地产业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房地产供应量的减少,对于房价飙升也是一个潜在威胁。

  反方:对楼价实质影响不大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主任徐枫认为,这种调整对市场难有直接的、实质性的作用,更多的是配合国家拉动内需的整体政策,并非针对房地产市场而制定的政策。

  另外,目前全国的房地产发展商面对的难题大不相同,徐枫认为,资本金比例的变动只是宏观政策的调整,不同地区的楼市现状还需要当地的具体政策来加以引导。

  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认为,发展商目前销售情况甚佳,资金压力已大不如去年,市场上也不像以前那样存在“空手套白狼”的机会,因此这次调整只是表明了政府的支持态度,对市场难有实质意义。

  另外,目场关注的成交和价格也难受本次调整的影响。资本金比例对发展商的影响主要在资金链上,对供应市场的影响非常间接;目前楼市仍是买方市场,市场成交决定于需求方,不会受本次调整的影响。(林琳)

【编辑:蓝玉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