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G20峰会后的中美关系:G2说法不符合中国定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解析G20峰会后的中美关系:G2说法不符合中国定位
2009年04月04日 09:09 来源:CCTV《新闻1+1》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插图:G20带给世界信心 中新社发 宋学海 作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20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落下帷幕,出台1.1万亿美元增资方案,加强金融监管,G20开出的治病良方能否帮助全球金融复苏。胡锦涛、奥巴马伦敦首次会晤,建设二十一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共推世界经济,恢复强劲增长。新起点、新平台、新机遇下的中美关系将如何前行?金融危机下,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建设性合作又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新闻1+1》为您解析。

  主持人(申家宁):

  G20会议召开之前,关于在一天的时间之内人们能不能达成共识,来对抗经济危机,各界充满了怀疑,最后的结果是,在会议结束的时候出台了一份普遍高于人们预期的公报。岩松,对于这次会议你总体的印象是什么?

  白岩松(新闻观察员):

  因为在美国,可能这样一种观察就会来的跟国内还不太一样,我觉得可能正是因为之前世界各地的一个对G20峰会普遍悲观的预期,因此当大家看到一个相对温暖的结局的时候,会一下子觉得收获蛮大的,其实我倒觉得这更像是对未来带有信心性的一种天气预报,说未来可能会好,但是究竟天气会怎么样,我觉得还需要观察。

  主持人:

  《新闻1+1》给你不一样解析,我们现在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跟您共同来解析G20峰会,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会议取得的成果。

  (播放短片)

  解说:

  不到4个小时,20国领导人共同坐在一起,探讨拯救世界经济方案。当20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落下帷幕,会议的成果备受瞩目,而这两天全球股市普遍上扬,幅度大的上涨达到7%。

  此次峰会在各方的交锋、博弈妥协之后,与会领导人在多项议题上达成共识,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

  20国集团领导人同意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资金,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金规模将由2500亿美元增加到750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增发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分配给各成员,以增强流动性。为帮助全球经济复苏,20国集团领导人同意在未来两年内提供2500亿美元用于贸易融资,为区域性的多边发展银行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贷款支持。

  20国集团领导人认为,有必要对所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管和监督,并首次把对冲基金置于金融监管之下,信用评价机构和企业高管薪酬也在监管之列。此外,同意对拒不合作的“避税天堂”,也就是一些没有金融管制的离岸金融中心采取行动,并准备实施制裁。在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方面,决定新建一个金融稳定委员会,取代现在的金融稳定论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将实施改革,并赋予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更大的发言权。

  20国集团领导人在保持贸易和投、开放,抵制保护主义等方面达成共识,还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出售黄金,为发展中穷国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提供60亿美元资金,此外还强调,致力于实现可持续性复苏,并朝着绿色经济迈进。

  此次峰会达成共识难能可贵,但一些分歧依然存在,有媒体称,G20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突破,媒体提出的质疑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其一,数字虽然惊人,但真正新增加的钱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多。

  其二,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注入的资金是需要偿还的贷款,对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不如财政支出。

  其三,如何处理银行的有毒资产仍是语焉不详。

  其四,对如何改变世界经济的不均衡状态,如何回应人们对美元贬值的担心没有任何琢磨。

  峰会人已散曲未终,因为拯救全球经济的主题曲并未奏完,伦敦金融峰会不可能提供彻底解决当前金融危机的所有灵丹妙药,今年下半年将会再举行一次20国集团金融峰会。在严重的金融危机形势下,此次会议达成的共识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实行动,对挽救金融危机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人们十分期待。

【编辑:蓝玉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