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颠覆性评级错误屡出 穆迪何时不再错估中国

2008年10月16日 08:54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由华尔街引起的金融危机风暴愈演愈烈。

  当很多人在质疑美国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体系本身存在缺陷时,各主要评级机构也成为直接的批评对象。

  长期以来,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大评级机构一直在“唱空”中国,最为典型的是穆迪曾长期给予中资银行财务实力评级低至近乎垃圾级的“E+”,这也是穆迪在全球范围内给出的最低评级水平。但对华尔街,评级机构却毫不吝啬地给予美国国债和华尔街五大投行的抵押债券“3A”的高质量评级。

  但令人感到滑稽的是,在美国金融危机风暴之下,中国的经济仍然一枝独秀,而被三大评级机构屡屡唱高的华尔街五大投行却在风暴中倒下了,美国各界人士也多次请求中国政府出手相救。

  失信的评级机制

  一位金融研究人士认为,在过去的几年里,三大信用评级公司对次级抵押债券给予了过高的评价,这些错误评级也是导致次级债危机的原因之一。

  从次贷危机的形成路径,我们可以看出评级机构的重要性。银行为了追求利润放宽贷款条件,向大量低信用等级的借款人贷款,然后投行将这些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分解、打包,变成债券出售给机构和个人,从中赚取手续费。但是,经过层层包装的债券变得很复杂,而广大投资者并不具有“投行精英”们复杂计算方式的能力,只能依赖信用评级机构。于是投资者和消费者选择了这些复杂的、被评级机构给予“3A”类高评级的次贷类产品。

  但是值得反思的是,信用评级机构完全可信吗?

  在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对债券进行评级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致命缺点:信用评级公司向被评级公司收取费用。“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中,一些对高风险次级债金融产品进行信用评级的工作人员,甚至会直接参与到评级费用的商谈之中,这些评级费用又由承销商支付。能够得到较高的信用评级将有利于债券的销售,因此,当越来越多的承销商愿意支付更高评级费用的时候,信用评级机构也许很难保持绝对的中立性。

  今年5月21日至5月22日,穆迪公司的股价连续两天暴跌。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因为错误地给一类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授予了过高评级,面临美国监管机构的调查,穆迪被怀疑有欺诈之嫌。最终穆迪仅以开除全球结构融资部门主管Noel Kirnon而了结此事。

  其实早在2001年安然倒闭后,就曾有过对评级机构可靠性怀疑的声音。在安然案件进行的庭审上,当年为安然公司进行评级的评级师承认,他没有认真读过安然的财务报告,当然也就无法真正了解安然财务结构。

  据了解,三大评级公司进行评级时,所依据的是被评估企业公布的信息资料或者自己掌握的信息。但不可避免的,这两种信息的可靠性都有局限性。

  英国《金融时报》就曾对此发表过评论:按照大多数标准衡量,信用评级行业本身是全世界最缺乏竞争性和透明度的市场。

  3A泛滥的美国资产

  长久以来,穆迪公司都给予美国国债极高的评级,甚至在次贷危机之后的今年1月份,穆迪公司仍然认为美国前景稳定看好,从而发布了对美国国债的“AAA”评级。

  然而,美国国债的前景似乎并不如穆迪公司预测的那样美好。

  当华尔街五大投行在次贷的冲击下不复存在后,为了拯救危机中的美国金融体系,美国政府公布的巨额“救市”方案,拟动用7000亿美元,购入“不流动”按揭证券,并将国债法定上限提升至11.3万亿美元。“救市”计划发布后,美国国债大幅走低。

  美国一直是高负债的国家。战后,美国国债比率最高曾达GDP的九成,也就是说,如果美国要在一年内还清全部国债,其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将消耗大半。我们因此可以看到,一直以来,美国对国债的处理方法都是令其贬值,从而减轻债务。但是不断贬值的美元,令手持巨额美国国债的国家遭受重大损失。

  接受媒体采访时,Fimat USA董事总经理许以达就曾指出:“我个人认为美国国债的真实评级已经到不了‘AAA’水平了。只是标普、穆迪它们依然给出‘AAA’的评级。”

  不仅仅是美国国债,对已经消失的华尔街五大投行,三大评级公司对那些造成华尔街风暴的罪魁祸首——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品,也曾给予过极高的评级。

  2007年6月,惠誉曾给予贝尔斯登“A+”的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这表明评级在一两年内不会变。并且,今年3月13日,标准普尔发布研究报告,认为次贷危机造成的金融机构资产减值“已接近尾声”。

  但是在惠誉给予“A+”评级的九个月后,也正是在标准普尔的研究报告发布的第二天,美联储和摩根大通银行就宣布向贝尔斯登这家全美第五大券商提供应急资金。也正是在3月14日当天,惠誉就将贝尔斯登的长期等级降至BBB级,标普将其连降三个档次至BBB级,穆迪则将其降到Baa1级,它们均表示贝尔斯登的信用等级还可能再下调。评级下降将迫使投资者补充超额的流动性或低价抛售这些债券,评级机构因而成为众矢之的。

  如何真实评价中国经济

  虽然三大公司在美国本土评级时会收取巨额的评级费用,但是在美国之外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所谓的“独立评估”。并且与三大评级公司对美国持续高评级形成对比的是,评级公司长期以来似乎并不看好中国市场,对中国很多产业和领域给予较低的评级。

  鉴于国家的巨大清偿能力以及主权的敏感性,一般的评级公司并不涉及主权国家信誉评级,但是三大评级公司的一个重要评估标的却是主权国家信誉,而且是以市场自由化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例如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一直为三大评级公司所诟病,但是当美国金融风暴来临之时,美国政府一系列“救市”措施,令某些美国国会议员戏称美国政府为“美利坚社会主义共和国”。其实早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马来西亚为稳定经济,采取关闭外汇市场的断然措施,受到三大公司的一致声讨,然而事后证明马来西亚的管制政策是成功的。

  美国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发布后,中国国内众多专家认为中国政府应利用巨额的外汇储备扩大内需或者购买美国资产和股权,而并非购买美国国债。

  去年7月,穆迪公司虽然调高了中国政府长期外币债券评级,将其从“A2”上调至“A1”,但仍低于目前美国政府即将用于“救市”的美国国债——这些国债甚至遭到中国舆论界的抵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曾撰文表示,中国经济多年来的快速增长和良好的发展预期令全球瞩目,但直到2003年底,标普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10年不变,即“适宜投资”的最低限——BBB级。《华尔街日报》评论,标普将中国大陆银行全部定为垃圾等级。众多国际著名的投资机构都认为标普的这一评级“保守得有些可笑”。这不仅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而且造成数以百亿美元计的经济损失,因为中资机构与企业在境外融资时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不仅在中国如此,三大评级机构在国际市场亦是屡屡失言,常步市场的后尘。美国五大投行如贝尔斯登出现流动性问题时,评级机构没有行动,直到传闻被证实,三大评级机构才不约而同采取降级行动,人们嘲笑其为“马后炮”。并且,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酝酿时,三大公司也未能发出任何警告,直到危机爆发后,慌张应对,降级过激,加剧市场恐慌。

  那么,仍在继续酝演的美国金融危机中,三大评级机构是不是该重新审视中国经济了?同时,金融证券界是否应该对三大评级机构作一个真实客观的评级呢? (证券日报 胡潇滢)

编辑:位宇祥】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