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第一个交易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国际原油价格盘中突破100美元,收盘每桶99.62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64美元。
去年国际油价涨幅超五成
200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纽约市场2008年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收于95.98美元。与2006年相比,涨幅达57.22%,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与2006年相比,涨幅为54.21%。
虽然从数字来看,国际油价首破100美元,但是考虑到美元贬值和通胀等因素,100美元并非历史最高价。
数据显示,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时,原油价格在当年7月达到每桶39.50美元。用美国政府公布的消费价格指数通胀率3%计算,每桶原油价格相当于今天的90至102美元。
而如果按照,凯西能源投资研究机构和其他一些经济学家计算的通胀率10%来计算,1980年油价每桶就超过了200美元。
全球石油供需基本平衡
此外,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的石油供需基本维持平衡。来自BP能源2007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的石油消费量为38.90亿吨,全球的石油产量为39.14亿吨,全球石油供需基本维持平衡。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所有的石油资源可供未来使用三四十年。
但毋庸置疑,“低油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凯西能源投资研究机构最近发布报告认为,石油基本供需关系正在面临转折点,现在的问题不是缺油,而是缺少石油生产能力。
20年前,日产量在百万桶以上的油田全球有10多个,现在只剩下4个。低油价时代,全球剩余产能一般在每天250万桶左右,而近几年逐步降至仅为100万桶左右。
传统能源的减少使得石油公司向非常规石油开采进军如深海、北极、从油页岩和沥青砂中开采石油。这也使得常规石油开采成本由4美元上升到30美元以上,同时投产准备期长也阻碍了产能的增加。
对冲基金数3年增三倍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轮油价上涨已绝非简单供求基本面的影响或是战争因素影响,地缘政治因素、欧佩克限产政策、美国商业石油库存、气候变化、美元贬值等一系列因素是此轮油价上涨的共同推手。
有分析认为,美元贬值和国际投机资金的炒作是此轮油价上涨的助推器,随着美元贬值,大量投机资金撤离股市进入原油期货市场。
有统计显示,目前共有595家对冲基金参与原油期货交易,而3年前仅有180家;目前参与原油期货交易的资金规模达2000亿美元,比今年初增加了六成多。
另外,国际油价以美元计价,自2003年以来美元对主要货币实际贬值幅度在25%左右。其中,美元对欧元实际贬值幅度超过40%,名义贬值幅度更是高达57%左右。
国家信息中心能源专家牛犁表示,此轮国际油价持续大幅上涨最根本的动力在于需求拉动,离开了供求基本面,一切不确定因素都会黯然失色。“正是因为这种供求关系处于脆弱的平衡中,所以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被放大,带动国际原油价格波动。”
BP数据显示,去年全球石油供需基本维持平衡。但却存在区域不平衡,如亚太地区石油产量为3.8亿吨,但是消费需求则为11.48亿吨。非洲的产量为4.74亿吨,但消费需求量仅为1.31亿吨。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