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中新社发 金立冬 摄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昨天表示必须创造一种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表态立即引起了西方主流媒体的关注,它们一致认为这是中国对美元发起的挑战和攻击。
3月23日,周小川在央行网站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署名文章。他在文中表示,必须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以解决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系列问题。他同时表示,应着力推动SDR(特别提款权)的分配。
SDR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69年创设,旨在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但遗憾的是由于分配机制和使用范围上的限制,SDR的作用至今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有专家称,目前中国享有的SDR权力非常小,甚至小于德国。
对于周小川的表态,英国路透社称这表明了中国对美元主导地位的不满,也表明了中国在此问题上的紧迫感。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周小川的提议表明北京对美国拯救国内经济举措的担忧,中国担心美国的政策会对中国产生负面影响。该报援引汇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的话说:“这清晰地表明,作为美国金融资产的最大持有国,中国担心美联储印钞所带来的潜在通胀风险。”
英国《独立报》24日发表题为《美元地位遭到中国攻击》的文章说,周小川此举可被视为中国对美国攻击的反击,美国财长蒂姆西-盖特纳此前抨击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该报说,中国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改革的呼吁得到了著名投资家乔治-索罗斯的支持。索罗斯说,IMF应该运用新的SDR“保护外围国家免遭发达国家制造的风暴的影响”。
英国《泰晤士报》说,周小川的表态表明中国在展示自己的经济力量,向美元发起挑战,并“凸显了中国在同世界主要经济大国进行谈判时的持续增强的自信”。
不过,美国有媒体则认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转换并非易事。
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撰文称,美元向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过渡面临经济和政治上的巨大障碍。首先,拥有美元主导地位的美国不会让出这一地位及其给自身所带来的优势。另外,从经济上说,作为储备货币,美元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经济学家认为,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出现要求对经济活动交易双方的成本进行有效的补贴,从而获得魅力。同时,一个超主权的货币也很难获得各国货币使用者的接受。
中国有专家表示,周小川的表态是中国在20国集团峰会召开之前的一次立场展示,中国政府有必要在峰会之前向世界展示美元主导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路。 (唐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