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蕾:全年经济"保8"无悬念 通胀不是最大压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左小蕾:全年经济"保8"无悬念 通胀不是最大压力
2009年07月27日 08:0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通货膨胀不是下半年的最大压力,需要防范的是过量信贷进入资产市场推高资产价格,以及价格泡沫破灭以后带来的银行风险

  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第一阶段的刺激经济计划已经成功完成,中国经济已奠定了率先走出危机的基础。如何判断下半年的经济形势?笔者认为,即便外贸形势没有得到较好改善,今年8%增长的保险系数仍然很大。此外,通货膨胀不是下半年的最大压力,需要防范的是过量信贷进入资产市场推高资产价格,以及价格泡沫破灭以后带来的银行风险。

  下半年应保就业

  统计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同比增长33.5%。因为资本形成一般低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所以我们在去年17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基础上,按照全年平均15%的增速匡算,今年的资本形成可能达到19.8万亿。如果今年经济增长8%,2009年经济规模将达到32.5万亿,19.8万亿的投资将占到名义GDP的61%。如果消费平均增长15%,按照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匡算,消费将占到2009年名义GDP的38%。也就是说,即使外贸顺差增长没有对今年经济作出贡献,按照支出方法计算的名义GDP,比较保守计算的固定资本形成加消费支出,也可以“完成”8%的经济增长目标。这其中政府投资的推动“功不可没”。在危机阶段,首先启动大规模投资迅速稳定经济增长水平的策略,符合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也是危机阶段正确的应急对策。

  笔者认为,下半年政策的近期目标需要保“就业”。因为只有改善就业,当期的消费才会产生购买力,才能拉动当期消费稳定增长,激活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刚刚开始恢复的经济增长保持稳定和持续发展。

  通胀不是最大压力

  由于上半年巨额新增贷款以及快速膨胀的资产价格,引起各界对通胀的担心。笔者认为,无论是从总需求推动还是总供给拉动的角度来说,通胀并非下半年最大压力。

  总需求推动通胀的机理是,货币供应增长过快,利率很低,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总需求上升,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价格水平上升,推动通货膨胀。但目前的情况是,民间投资意愿并不高;消费增长在刚性需求基础上平稳增长;货币环境的宽松主要是政策行为,并不是经济活动活跃产生的货币需求增长的市场现象;CPI还未改变负增长状态。也就是说,目前所有总需求的驱动因素还没有真正调动起来,总需求推动通胀的动力不足。另外,总需求推动的价格水平上涨,形成较大通胀压力一般是经济开始偏热的时候。虽然经济今年“保八”没有悬念,但经济的良性循环还没有形成,经济增长的态势还没有稳定,偏热还远不存在。下半年还应主要是稳定经济增长态势,而不是担心偏热和通胀水平的上涨。所以虽然货币供应量空前增长,还没有到货币政策出手治理总需求推动通胀的时候。

  总供给拉动通胀的机理是,生产成本上升,比如原材料价格、劳工成本等上升,经济增长下滑同时价格水平上涨。当前,信贷增长大大超过经济增长中的货币需求,资金流入资产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推高资产价格,人们开始担心这会带动房地产新一轮的开发高潮,从而拉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整体经济的成本上涨,形成总供给拉动的通货膨胀。

  但是,当前去库存化的过程还在进行中,特别是钢铁、水泥等等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还比较严重,生产资料的价格水平不容易大幅提高,因此不会带来成本大幅上升的压力,总供给拉动的通胀不会迅速形成威胁性影响。在去库存化结束后,特别是在产能过剩的调整收到一定成效以后,生产资料的价格上升连带成本上升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会上升。笔者认为,下半年还不会完成这个过程。

  笔者认为,下半年需要担心和防范的是,过量信贷进入资产市场推高资产价格,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以后带来的银行风险,而不是通胀风险。

  引导投资和信贷结构调整

  基于通胀不是下半年经济中的最大风险,因此货币政策不会动用以治理通胀为目标的市场化手段。也就是说,在民间投资意愿没有充分调动,经济活动特别是民间经济活动没有活跃,投资还未真正创造最终需求的时候,基准利率不会轻举妄动。

  从保就业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可能有必要保证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并且引导投资结构调整,拉动民间投资;引导信贷结构调整,增加中小企业贷款;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服务业发展,创造消费需求。从防止银行风险的角度来看,超出经济运行所需要的货币供应量流进了资产市场,推高了资产价格泡沫,进而带来银行风险。所以,货币政策或有必要动用一些量化型的工具收回“过多”的货币。(左小蕾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