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中国将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李稻葵:中国将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2010年06月18日 07:3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期国内外事件频发,如欧洲债务危机的加重、国内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担忧、股市的下滑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是否会像外媒所言是大泡沫即将崩溃?中国未来10年的增长速度是否会出现大幅下降?本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

  今年增长态势仍然向好

  问:针对近期发生的房地产市场调控、股市下滑等一系列问题,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长形势出现了明显的恶化,请问您是怎样看待的?

  李稻葵:这些观点完全是站不住脚的。中国经济不仅今年的增长态势仍然向好,未来十年,只要坚持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中国就一定能够进入一个GDP增长速度为9%-10%的、相对非常快的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经济增长的宏观背景没有改变,我们的政策不应该受到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不可有神经质式的高频颤动。应该坚持调结构、促转变的发展战略,目光长远,坚定不移,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长期增长奠定牢固基础。

  考虑到人民币对美元缓慢升值的大趋势,中国很有可能在2020年经济总体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人均GDP达到1.7万美元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上游水平。这一切取决于坚定不移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

  欧债危机对中国影响有限

  问:欧洲债务危机是否会引发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对中国经济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李稻葵:这场爆发于美国,又演变、蔓延到了欧洲的金融危机,固然导致了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体长期的增长率下降,让这些经济体大伤元气。但是这场金融风暴到此,应该说已基本结束。

  希腊债务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总体健康恢复的大局。这次世界经济恢复的主体是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这些经济体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的直接冲击。

  我相信,欧洲的危机在短期内不至于演变为第二轮金融危机,欧洲的危机在短期内也不至于带来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

  而中国经济当前稳健恢复、发展态势向好的基本格局,也不会因为欧债危机的冲击而有所改变。这其中最基本的道理是,中国经济经过2009年的调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外部需求的依赖。

  经济增长的瓶颈是消费

  问: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问题严重,可能会带来新一轮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你有何见解?

  李稻葵: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是消费,而不是生产能力下降。当中国人口结构变得更加成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竭尽之时,劳动工资占GDP的比重将会逐步上升。人口红利的结束,意味着中国消费升级的加速、城市化的深化和内需的上升。中国未来10年将经历一场内需不断上升、对外依赖度相对下降、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逐步改善的发展过程,城市化、消费升级以及绿色产能革命将支撑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快速增长。

  具体来说,首先,中国到了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目前,中国46.6%的城市化比例与全球相应的经济发展国家相比而言是比较低的。只要每年提高1%的城市化比重,至少可以带来2-3个百分点GDP的上升。

  其次,消费升级。过去两年,我国消费的增长速度是过去十多年最快的,以零售作衡量的指标,已达到了15%以上的增长水平。并且,劳动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开始上升了,不久的将来,工资上升的速度可能会超过GDP,未来的消费升级还会持续。

  与此同时,政府将不断推动产能革命,把黑色的、重污染的、高能耗的、低效率的产能淘汰掉。如果每年能够置换出5%左右的产能,就可以拉动GDP2%以上的增长,不仅巩固了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还能够带来投资的上升。

  房地产调控是“解毒”

  问:目前房地产的调控备受关注,是否会造成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匮乏?

  李稻葵:不会。本轮房地产调整有一个背景,它直接和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相连接。2009年中央采取了非常正确的政策应对金融危机,但这也好比吃了重药,但是是药三分毒,今天房地产的政策调控就是解毒药,就是把2009年大规模的贷款、大规模的金融政策的副作用打下去。

  房地产领域的调控会让中国的经济增长建立在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抑制房地产过快上涨的政策还会持续,而且在下一阶段将会演变、不断扩大到政府控制的政策性住房上。

  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房地产发展的基本模式,催生新的房地产发展格局。通过政策性住房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减少社会矛盾。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