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联合国气候大会气候资金的五大博弈
中新社巴库11月16日电 题:揭秘联合国气候大会气候资金的五大博弈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正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今年,一个关于气候资金的新目标——新集体量化目标(NCQG)可能诞生,这也是本届大会的首要任务和最大看点。大会期间,围绕NCQG,各方在五个方面激烈博弈。
其一,NCQG的性质。
2009年,发达国家同意每年为发展中国家筹集和动员1000亿美元,以帮助其应对气候变化、采取气候行动。这笔每年1000亿美元的承诺即将于2025年到期。NCQG是接续方案,因此备受关注。
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际政策研究部主任高翔对中新社记者指出,过去所说的气候资金,根据《公约》,是发达国家需履行的强制性国际法义务。鉴于此前发达国家作出每年1000亿美元的政治承诺很难兑现,使得气候资金持续成为发达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道义缺陷。
这一次在NCQG谈判中,发达国家试图将发展中大国以及“富裕国家”纳入出资范围,并以此作为扩大出资规模的前提条件。从发展中国家角度出发,这样的模糊概念实际意在改写《公约》及其《巴黎协定》下发达国家负有出资义务、发展中国家自愿出资的传统叙事,破坏“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其二,NCQG的规模。
气候资金规模也是COP29上的一个重要争议点。据相关机构估计,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到2030年将每年需要近2.4万亿美元才能实现气候目标,而目前的投资额仅为四分之一。
不过,从目前的“千亿美元”到“万亿美元”,规模跨越巨大。各方都心知肚明,此前即便是千亿美元,实现起来也极为困难。分析认为,考虑到目前各国面临的财政挑战,公共资金究竟能动用多少,还是个巨大的问号。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考虑到适应和公正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投入将达到数百亿美元。事实上,中国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大的贡献。
其三,NCQG的质量。
私人资金不是不求回报的。现在有不少钱打着气候资金旗号流入发展中国家,但其实际利率却比贷款还要高,这些资金可能会带来发展中国家财务恶化、加剧债务等问题,从而带来新的不公平。
在COP29开幕前,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曾明确表示,中方主张,资金来源方面,明确必须以发达国家公共资金为主,通过公共资金向国际社会传递积极稳定的政策信号。在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出资是必答题,其他国家自愿出资是选答题,私营部门融资是课外题。
其四,NCQG的时间框架。
NCQG持续多久,各方对此颇有争议。发达国家希望时间长一些,以避免短时间内进一步提高NCQG量化数字,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希望时间短一些,以根据需求变化情况提高NCQG量化数字。
其五,NCQG的投向。
在气候资金流向方面,发展中国家要求资金流向领域包括减缓、适应、损失和损害领域,发达国家则似不愿纳入损失和损害。
上述五方面只是气候谈判各种博弈的冰山一角。今年COP29能达成什么样的成果,NCQG最终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各方都在等待。(完)
经济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21日 14:53:37
- 2025年01月21日 11:49:48
- 2025年01月21日 08:07:22
- 2025年01月21日 07:20:13
- 2025年01月21日 04:23:30
- 2025年01月21日 04:08:59
- 2025年01月21日 00:18:00
- 2025年01月20日 10:31:58
- 2025年01月20日 09:20:44
- 2025年01月17日 09: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