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大 一起看2023中国经济成绩单的背后→
202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我国经济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新成绩。成绩的背后,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大。2023年,我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超22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2万亿元,民生投入保障有力。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了什么作用?
惠企利民 积极财政政策打出“组合拳”
在浙江长兴的这个仓储设备制造企业,记者看到,车间里刚刚引进的全自动激光生产线,短短几十秒就可以完成金属冲压、钻孔和整型,生产效率提高上百倍,产品精度把控更是上了一个档次。今年,企业又做了新的投资规划。
浙江加力仓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 施彬华:我们计划将原来三十几个工位的零散型设备,集成到6条生产线上,其中一条生产线计划投入1000万元,总的智能制造项目计划投入3500万元。
3500万元不是个小数目。企业愿意花大价钱上马智能化设备,一方面是因为去年每月销售额增幅在30%左右,海外市场占比更是创下历年新高,市场前景看好。另一方面,持续优化的税费政策,也让企业资金多了“腾挪”的空间。
浙江加力仓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 施彬华:2023年公司的加计抵减、加计扣除以及出口退税,累计已经达到2300多万元,让我们对市场更有信心。2024年销售额计划增长25%。
企业信心的背后,是2023年我国延续优化了一批税费政策:实施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提高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等。
财政部税政司司长 贾荣鄂:2023年,分批延续、优化和完善了70余项税费优惠政策,大部分政策直接延续至2027年底。整体看,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对改善社会预期、助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持续改善民生 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方面在支持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在持续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首次超过10万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89元和640元。
在山东青岛,去年10月,刘维敬与老伴儿居住的小区,刚刚由政府统一完成了节能改造,不仅修复了屋顶,还做了外墙保温,这个冬天温暖了许多。
青岛市王哥庄街道仰口花园小区居民 刘维敬:外墙做了保温以后,我们家里也暖和了。现在基本上能达到20℃,电费也省了不少。改造都是政府出的钱,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我们心里很高兴。
青岛是第五批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之一,仅2023年就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671万平方米,有20万户农户顺利完成清洁取暖改造。五年来,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改造一项政策,就支持了80多个城市。
财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司长 郜进兴:近五年来安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约3000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为建设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美丽中国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生态环保和绿色低碳发展相关资金4640亿元。
惠企利民促发展,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打出“组合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城中村改造、5G融合设施等纳入专项债券投向领域,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增发国债1万亿元,保障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同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增加产粮大县奖励。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202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有力支持了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这一年,货币政策是如何精准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的?我们从银行的一个信贷员说起。
在安徽合肥,这家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建设的动力电池项目,在春节前需要一笔3000万元资金。银行的信贷员潘超超,正在跟这家企业对接项目的融资需求。从企业提出需求,到银行放款只用了3个工作日。
潘超超告诉记者,2023年,他们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和效率不断提升。从他的切身感受看,贷款投放跟以往相比,既有“不变”也有“变”。“不变”是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银行的信贷资金没有出现过紧张的情况。这不得不提,2023年3月和9月人民银行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累计释放流动性超1万亿元。
而说到“变”,潘超超拿出了一份2023年贷款名录,从上面可以看出,这一年他们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了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信贷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这部分信贷占比达78.6%。
农业银行合肥新站高新区支行公司部 潘超超:制造业贷款我们一共投放了30.5亿,比2022年增加了15.8亿元,户数由原来的65户增加到了156户。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一共投放了27.4亿元,比2022年增加了12.2亿元。
全国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变化,2023年我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2.22万亿元,同比多增1.18万亿元。
潘超超感受较深的另一个变化是,在各项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同比多增的同时,2023年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这一年,人民银行两次降息,与此同时,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作用持续发力,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降0.2个和0.1个百分点。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利率为3.8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在相关领域,信贷结构有明显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对市场信心恢复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由此也构成了我们整个2023年经济恢复向好的一个基本动能。
宏观调控精准有效 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2023年,我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助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2024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将在哪里发力?将有哪些期待呢?
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这是2024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关键词”。但是究竟要如何加力和提质增效呢?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 王建凡:2024年保持必要支出强度。用好增发国债、地方政府一般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工具,适度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更好发挥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循环的作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同时)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动摇,严控一般性支出,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该保的保、该加的加、该砍的砍,把财政资金用好、用在刀刃上。
减税降费直接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2024年,政策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粤开证券研究院院长 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 罗志恒:我们在减税降费这一块比较注重精准性。制造业是我们的基础,是我们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很重要的方面,每一分钱的减税降费要实现出更大的效果。
对于今年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意味着在总量层面上还是会进一步地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另一方面,在结构层面上,会进一步要求强化货币政策对信贷资金、对于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支持。
与去年相比,今年货币政策由“精准有力”转向“精准有效”,专家表示,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注重新增信贷均衡投放,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确保社会融资规模全年实现可持续较快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 李斌:充分发挥好金融可以跨时间、跨空间配置资源的独特作用,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央视新闻客户端)
经济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17日 09:38:54
- 2025年01月15日 10:53:59
- 2025年01月14日 10:36:03
- 2025年01月13日 08:59:10
- 2025年01月13日 08:48:21
- 2025年01月10日 11:03:57
- 2025年01月10日 07:49:39
- 2025年01月10日 07:34:24
- 2025年01月10日 05:51:15
- 2025年01月09日 16: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