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奇点”在即?普通人该怎么办?
(聚焦博鳌)人工智能“奇点”在即?普通人该怎么办?
中新社博鳌3月31日电 (记者 王晓斌)人工智能已经面临超越人类智慧和潜力的“奇点”了吗?在人工智能技术“爆炸式”发展的今天,普通人该如何面对?3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上,中国的行业领袖分享各自思考。
从最早的规则计算、专家系统,到最近5年的深度学习、大模型,人工智能在认知层面的每一次重要产品发布或者技术进步,都会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写文章、编代码、生成图片……看起来无所不能且快速迭代成长。如何判断最近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
“从机器的视角看,人工智能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你在问什么、它在回答什么。因为现在的人工智能产品基本上都是沿用过去60年以来相关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框架,没有突破。”小i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袁辉认为,人工智能的“奇点”不是当下,也不会是ChatGPT这样的产品。
即便如此,袁辉判断,未来10年是人工智能经过60年积累之后,相关技术的红利变现期。未来20年内,人们将看到人工智能“奇点”的到来,“几年前我们在博鳌讨论AlphaGo等人工智能的时候,普遍认为通用人工智能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今天反而有一些学者和科学家要求暂缓人工智能的发展”。
“当前版本的人工智能不是具有人类情感的智能体。”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田奇介绍,人们开发人工智能就是想要机器具备通用的能力。当前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看到这种通用人工智能诞生的曙光”。田奇认为,人工智能未来既像水和电一样,成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也会像电脑从实验室大型机转变为个人设备一样,成为人人都拥有的产品。
就像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会让一批职业司机失业,通用人工智能也将取代不少人的工作岗位。除了“饭碗”被抢的担忧,普通人该如何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
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注意到,当前一些人工智能产品在金融知识的广度上,已超越八九成金融服务领域的从业人员,人工智能势必重洗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所有行业。蔡新发建议,在吃穿不愁的前提下,普通人应该做好自己,发展自己。企业需在利用人工智能创造正面产品的同时,与政府、社会一道,防止人工智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科技发展,都会对社会结构产生或多或少影响。如汽车的发明使马车夫成为历史,通信技术发展,过去挨家挨户送信的邮递员也成了边缘职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旭峰说,从人类长期的发展格局上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位置,对于普通人来说,需要不断学习,拥抱新的技术。
“从早上睁眼到晚上闭眼,你应该自问这一天像是一台机器还是更像一个人。如果更像机器但是能力又不如机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袁辉认为,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个群体都应回到人的本位上去,“我们做好‘人’本身,一定会继续保持人类生活的美好”。(完)
经济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1日 15:29:52
- 2024年11月21日 09:54:06
- 2024年11月21日 09:32:01
- 2024年11月21日 09:15:00
- 2024年11月20日 13:55:29
- 2024年11月20日 13:33:17
- 2024年11月20日 11:46:55
- 2024年11月18日 15:55:51
- 2024年11月18日 12:40:42
- 2024年11月18日 11: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