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盯上这些漏洞,金融消费者如何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分享到:

不法分子盯上这些漏洞,金融消费者如何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2023年03月15日 10:12 来源:第一财经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作者:亓宁

  “您好,我是**银行直贷中心***,我们这里有一款***产品,利率低至***随借随还……系统显示您信用良好,请问您最近有资金需求吗?”最近,家住北京的王梦(化名)总是接到类似话术的贷款推销电话,每次果断挂断之后都感到后怕:我的手机号是如何泄露的?他/她怎么会知道我信用好不好?对方真的是与银行合作的中介吗?

  虽然这些“贷款经理”自称电话都是随机拨打,对于如何看到个人信用信息也说得模棱两可,但王梦一直有种隐隐的担忧:如果信息泄露范围更广或者被用到其他领域,后果会怎么样?很多金融消费者和王梦一样,都有类似经历或感受。

  又是一年3·15来临,虽然弄清楚信息泄露源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了解一些金融消费“陷阱”和可能的“漏洞”、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很有必要。

  有银行员工倒卖储户信息

  就在今年3月初,福建银保监局莆田分局公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让不少银行客户气愤不已。文件显示,工商银行莆田涵江支行因内控管理不到位、未按规定报送案件信息被罚45万元,而该支行一工作人员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3年,原因是“违规查询、倒卖客户个人财产信息”。

  记者搜索相关判决文书发现,上述员工自2008年12月至2016年7月间在工商银行莆田石庭支行任职,2016年7月调入工商银行莆田涵江支行上班。2016年6月至9月间,该员工将其在上述银行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得的在银行开户的客户银行账户名、账户余额、账户挂失状态等公民个人财产信息逾558条,以每条60元或7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给同案人,非法获利4万元。

  2021年,工商银行银川西夏支行也曾出现类似一幕。当年6月一份处罚信息显示,该支行一员工因违规查询泄露倒卖客户信息被终身禁业。另有裁判文书显示,有银行员工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利用工作便利查询储户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预留手机号码+银行卡号)200多条,以每条人民币70元至100元不等的价格通过QQ出售给他人,后者又通过层层出售获取差价,最终整个链条获利数十万元。

  不过从时间来看,上述行为多发生在2019年之前,近年来随着监管不断收紧、银行内控系统逐渐完善,类似现象已经明显减少。相比之下,公民更应该防范的是不法中介等第三方机构人士。

  去年以来,除了吸引、诱导消费者办理车贷、保单贷、装修贷等“传统”方法,在存量房贷与新增首套房贷利率差距拉大,基金、理财、存款等收益下滑,房贷与经营贷、消费贷利率悬殊等背景下,不少贷款中介加大经营贷、消费贷宣传力度,并借机扬言可提供房贷转经营贷、经营贷付首付等服务。在短信、电话等“狂轰滥炸”之下,并非所有人都如王梦般冷静,不少站在房贷利率“高点”的购房者难免心动。

  居民为此除了要面对骗取银行贷款和改变贷款用途的违法违约风险,还可能面临资金使用不规范被银行“抽贷”资金链断裂、影响征信、支付高额渠道费/手续费等风险,个人信息泄露则更是大家容易忽略的重要问题。去年底以来,除银保监会多次提示违规“转贷”风险外,也有海南、深圳、辽宁、陕西、广西等多地银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其中普遍提到了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尤其要警惕的是,这些不法中介在获取消费者个人贷款信息后,可能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售消费者信息,谋取非法利益,严重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海南银保监局提示,广大金融消费者要擦亮眼睛,避免被不法中介机构误导和利用。湖南银保监局也提示,贷款业务办理过程中,不要随意泄露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号、验证码等信息;不要轻信自称金融机构的陌生来电,以避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好消息是,近期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下称《通知》),通报一起涉及超过20亿元信贷业务违法案件的同时,确定开展为期6个月的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其中明确提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员工行为管理,排查银行业金融机构基层工作人员是否存在私下勾结贷款中介、向客户推荐贷款中介、放松对贷款中介推荐客户的审贷标准和贷后管理标准等问题;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贷款中介黑名单制度,对诱导、帮助借款人违规申请贷款的中介,纳入合作黑名单。

  “征信修复”蕴含高风险

  从银保监会及各地银保监局披露信息来看,“征信修复”是不少金融消费者容易误入的另一个“大坑”。

  3月13日,云南银保监局通报一起典型案例:张某因疏忽发生贷款逾期,找银行咨询、沟通,寻求删除不良记录未果后,在网上找到一家“征信修复”机构,并按要求将1万元定金、一张自己实名办理的手机电话卡和一张银行卡交给这家机构,约定事成之后再付2万元。一个月后,该机构告诉张某征信逾期已成功修复,要求付清全部余款。张某随即将事先承诺的余款转给该机构。当张某查询信用报告后,发现有关信息根本没有修复,于是找“征信修复”机构讨要说法,才发现对方已经把自己拉黑。

  近年来,部分金融消费者在办理贷款、信用卡时,发现自己的信用报告上有多次逾期记录,影响了业务审批通过。这些消费者在短视频、新型社交平台等看到所谓“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的宣传广告时,就寄希望于这些非法中介能够帮助自己修改逾期记录。

  “‘征信修复’是完全不存在的概念。所有规范征信业、征信机构的相关法规、文件、制度中,均未提及‘征信修复’的概念。线上线下流传的关于个人征信可以进行修复的说法纯属虚假宣传,误导金融消费者认为只要投诉就可以对正确记载的征信信息进行随意更改或删除。”云南银保监局指出,上述非法中介通过批量制造投诉材料、流程化包装等手段开展所谓“征信修复”业务,试图通过监管部门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施压,以达到费用减免、逃废债务、纠改征信等目的。而事实上,其中拿钱跑路、欺骗金融消费者的情况比比皆是,不仅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也会导致个人敏感信息泄露,甚至可能引发法律风险。对此,云南银保监局详细列出了3种关于“征信修复”的中介套路:

  一是收取高额费用后跑路。此类骗局利用公众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以及对“征信修复”概念的误解,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代理、咨询”等名义发布广告、办理业务,教唆信息主体用“非恶意逾期”“不可抗力”等理由,或伪造证据材料进行投诉,借机收取高额代理费用,通常不良信息修改失败后不予退款或直接跑路失联。

  二是征信培训、加盟诈骗。此类骗局以征信市场需求量大、有前景为由,谎称教授“征信修复”技巧开办培训班,通过招收学员、加盟代理等形式,广泛发展下线,实则为骗取加盟代理费。所谓培训的核心内容就是教人通过伪造证据欺骗金融机构,试图达到删除逾期记录的目的。

  三是骗取个人敏感信息。在办理“征信修复”过程中,不法中介往往要求信息主体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敏感信息,通过泄露、倒卖个人信息等方式获利,甚至利用这些信息冒名网贷,危害信息主体人身及财产安全。

  如何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现实中,类似张某的案例还有很多,除了“征信修复”,诈骗人员还会以多种身份出现。

  云南银保监局通报的另一起案例显示,诈骗人员通过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以提供免费保养维护服务为诱饵,骗取车主资料和车辆,用于办理保险索赔,之后便驾驶车主车辆故意制造交通事故,谎称是车主的代办人到保险公司办理理赔手续,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骗取保险理赔金并导致车主续保保费增加;更有人以“朋友”身份接近重疾险投保人,教唆后者退保并收取高额手续费……

  对于上述情形,多地银保监局曾提示金融消费者,应该拒绝采信非官方渠道信息,切勿轻信第三方恶意组织及个人,时刻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法分子非法获取持卡人的网络交易身份识别信息、交易验证信息,就可能实现盗刷;不法分子以扫码免费参与活动领奖,登记个人信息免费游玩,填写表格参与免费讲座、免费义诊等方式,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泄露个人信息。”早在去年9月,云南银保监局就发布消费者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为此,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妥善保管银行卡、身份证、电子银行认证介质等重要物件,拒绝出租、出借或买卖行为;在处理快递单、各种账单和交通票据时妥善保管或及时销毁,避免随意丢弃;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安装,陌生人发来的短信、邮件不能轻易点击,尤其是看到中奖、逾期、失信等易引起情绪波动的信息内容,要及时核实,认准官方号码。同时,不要轻易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要在公共场合随便连接免费Wi-Fi,不要随意在问卷上留下银行卡号和身份证号等重要敏感信息。

  除此之外,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掌握理性维权方法也很重要。日常生活中,金融消费者应该做到不随意委托他人签订协议、授权他人办理金融业务;办理业务时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不随意签字授权,注意保管好个人账号密码、验证码、人脸识别等信息。有律师提示,如果发现不法分子窃取或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等,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切忌非理性维权。

【编辑:刘阳禾】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