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中国新市民如何在城市“安居”?

分享到:

(两会观察)中国新市民如何在城市“安居”?

2023年03月04日 2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有数亿新市民在城市就业,“乐业”的同时如何能在城市更好“安居”是他们面临的问题,也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生领域的关切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一些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居住条件简陋,外出打工农民工群体不能在生活工作的城市“安居”,一家人长期多地分居,“这是我国当前亟须补上的重点民生领域短板”。

资料图:空中航拍福州江滨楼盘。(无人机照片)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王东明 摄
资料图:空中航拍福州江滨楼盘。(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此前指出,新市民和青年人往往工作年限短,收入相对较少,购房和租金支付能力弱,租金与区位的结构性问题成为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房”“租不好房”的现实问题。

  实际上,助力新市民“住有所居”,中国官方已在行动。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全国建设筹集33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大约可解决近1000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指出,2021年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靠租房来解决住的问题,但部分新市民居住条件相对较差,尤其是群租房在沿海地区仍普遍存在,因现有的户籍、社保等限制性规定,多数新市民难以达到国家和省市规定的住房保障资格条件。

  更好实现新市民“安居”,需要加强政策设计和制度改革。杨德才建议,可根据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的住房状况和需求,编制住房保障建设发展规划。

资料图:南京城东楼盘。(无人机照片)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泱波 摄
资料图:南京城东楼盘。(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同时,设立新市民住房保障议事协调机构,明确新市民住房保障的责任主体、责任分工,集中审议、协调解决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加强协调配合,严格监督考核,确保工作落实。

  金融手段也可为新市民“安居”作出贡献。张斌提出,设立新市民住房保障基金,既能帮助化解开发商沉淀资产和行业资产重组,也能为农民工和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房。

  在他看来,新市民住房保障基金是对现有住房公积金政策的补充,突出了对未纳入现有住房保障体系的中低收入群体的政策保障,同时发挥了化解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激发房地产市场活力和提振内需的作用。该类政策性住房金融保障机构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

  杨德才亦表示,应建立稳定多元的投融资机制,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并建立新市民公积金缴存管理机制,通过还贷能力评估、引入贷款担保等方式,制定灵活的公积金缴存使用范围。

  中国央行、银保监会近日发文称,规范住房租赁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向中新社记者提到,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解决好新市民等的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

  他进一步称,租金不仅关系到住房租赁企业可持续发展,更是稳定租赁关系的重要内容,政府高度关注、民众最为关心。因此,不论是保障性租赁住房还是市场租赁住房,租金水平保持合理稳定都至关重要。

  柴强说,住房租赁行业应有一套公平合理的定价调价机制,并在涨幅上有一定限度。当因季节性等因素出现阶段性租赁住房供不应求、市场火热时,住房租赁企业应勇担行业责任,稳租金、控涨幅,为行业长期发展保驾护航。(完)

【编辑:苏亦瑜】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