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要兼顾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

分享到:

央行:货币政策要兼顾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

2022年08月11日 09:50 来源:北京商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8月10日,央行发布2022年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涉及到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人民币汇率、化解金融风险等多个部分。

  报告开篇内容中,首先介绍了上半年经济发展情况。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0.4%,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7%,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保持了物价形势的稳定。

  报告指出,今年物价涨幅仍将运行在合理区间,有望实现全年CPI平均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一方面,从基本面来看我国具备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短期内我国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多重因素交织下物价涨幅可能阶段性反弹,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8月10日早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数据,7月CPI同比上涨2.7%,环比上涨0.5%,符合市场预期。这一数据与报告中对于下半年CPI走势的预期也保持了一致。

  “随着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不断收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陷入衰退交易,我国面对的外部通胀压力减轻。但鉴于全球地缘政治局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对于未来的外部通胀压力仍不能过于乐观。”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预计未来CPI将温和上升,但全年平均水平仍控制在政策目标以内。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全球通胀水平持续高位运行,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也引发了市场对于中国货币政策走势的关心。而2022年以来,央行始终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强化信贷政策引导,帮助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

  总体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对比发现,相较于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表述,本次报告中新增强调“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不超发货币”等内容。

  在关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势部分,报告中也指出,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报告明确,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同时,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上半年经济面临内外多因素超预期冲击,国内货币政策积极作为,通过总量+结构工具,在总量保持合理增长情况下,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受困行业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实体经济薄弱环节支持力度,保障重点项目融资,促进经济活动加快恢复。

  “尽管报告中有提及防范结构性通胀问题,但不会影响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周茂华分析称,主要国内物价整体温和可控,粮食连年丰收等物价稳定基础较好;同时,国内结构工具与财政、产业政策配合精准支持,有助于平衡经济恢复与保供稳价。

  此外,报告中还提到了多项内容,包括: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等。

  周茂华指出,展望下半年,国内经济面临形势依然复杂,国内经济复苏基础有待夯实。海外需求有所放缓,全球通胀高烧不退,国内需要防范发达经济体政策潜在外溢效应和国内结构性通胀压力。

  周茂华表示,由于目前市场利率维持低位,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经济活动持续恢复,短期全面降准、降息偏谨慎,需要等待进一步宏观经济数据指引。但降准、降息及结构工具仍处于工具箱,预计央行将根据宏观经济与物价表现灵活调节,货币政策延续稳健略偏松格局。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

【编辑:刘阳禾】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