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出口忙 中国车企须直面新挑战
今年上半年,尽管一度因为上海、吉林等地疫情遭遇“产业链断供”的压力,但中国汽车业仍然拼尽全力推动复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7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中国汽车产业链走出了低谷,汽车出口更是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增长点。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汽车企业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57.4%,创历史新高。其中,乘用车出口19.8万辆,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65.6%;商用车出口5.1万辆,环比增长4.7%,同比增长32.4%。今年上半年,汽车企业共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
“尽管俄乌冲突影响了部分出口市场,但根据我们从企业了解的情况,目前多数企业海外订单情况良好,没有回落的迹象。”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品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更多认可。同时,相关企业也积极抢抓机遇,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汽车出口的最大亮点,一些企业已经成功进入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他表示,中汽协方面判断,未来我国汽车出口还将有更亮眼的表现。
迎战下半年保供应
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培育、鼓励和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后,经过多年激烈的市场厮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初步实现“墙内开花墙外香”。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共出口20.2万辆,同比增长1.3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16.6%。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和2021年的中国整车出口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仅有7%和15%。
实际上,在上半年中国汽车产业划出的“U形”走势中,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
比逆势攀升的销量成绩单更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经受住了巨大考验,体现出更强大的韧性。
陈士华解释说,尽管受到疫情多点散发、汽车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影响,但各企业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链资源优先向新能源汽车集中,“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销完成情况超出预期”。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中国制造业和供应链不仅率先复苏,也基本保持了稳定,这为汽车出口量上涨奠定了基础。”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汽车出口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数字接连上涨,最能反映出我国“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和“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成绩。
盘和林分析说,中国汽车出口表现亮眼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中国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催生电动化、智能化、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的策源地和风向标;另一方面,由于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供应链不畅等原因,德国、日本等传统汽车出口大国面临极大挑战,而中国在这些领域进行了针对性布局。
日前,有德国媒体在报道中指出,德国工业原材料短缺加剧,在汽车制造业,存在供应链问题的企业比例尤其高。由于零部件短缺,汽车制造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导致目前德国新车积压订单创下历史新高。
日本汽车销售联合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日本国内销售的新车数量为208.6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15%。同时,日本车企在海外销售的汽车数量也有所减少。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八大车商今年5月的全球销量同比减少16.2%,这是日本车企全球销量连续10个月下降。
对于中外汽车产业链在“保供应”、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不少跨国汽车巨头深有感触。
“特斯拉柏林工厂和奥斯汀工厂(位于美国德州)正在发出的巨大轰鸣声,那是金钱燃烧的声音。”6月底,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有些沮丧地说。
有分析认为,由于发展较早,市场竞争更充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有质量、性能以及规模效应上的优势。
“随着技术创新持续推进,规模效应继续加强,我国汽车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各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盘和林预测说。
挖深品牌护城河
要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为何能出现井喷式发展,当然绕不开特斯拉。
2021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共交付48万辆汽车,其中约三分之一出口到欧洲、亚太等国家和地区。值得注意的是,16.3万辆的出口量约占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一半。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共出口新车96214辆,去年同期共出口36753辆。
“他们极具竞争力,勤奋又聪明,全球将会掀起一股中国制造的浪潮。”就上海超级工厂在特斯拉全球生产和交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言,马斯克的这份称赞显得理所当然。
据特斯拉方面公布的消息,上海超级工厂4月复工,到6月上旬,其产能利用率已经恢复至100%。
“尽管此前经历疫情的严峻挑战,但上海超级工厂复工复产后,月销表现反超了疫情前的历史纪录。”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相关负责人透露称,亚太地区特斯拉Model Y已开启预订,“上海超级工厂的复工将有利于特斯拉在亚太地区的交付,不少海外消费者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期待”。
“特斯拉不仅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鲶鱼’,上海工厂还成为了它的全球出口中心。”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建议说,对于大量聚焦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中国品牌来说,应该学习、吸收特斯拉的成功经验。
曹广平认为,作为新能源汽车先行者,特斯拉凭借前期的技术创新和品牌标签,与其他品牌形成了差异化竞争。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的技术创新、产品布局与销售策略形成良好配合,实现了较高的品牌溢价能力。
以起售价格超过30万元的特斯拉Model Y为例,在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6月销量数据中,Model Y销量达到52150辆,同比增长348.7%,稳居SUV细分市场第一。
“经过起步阶段的野蛮生长后,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比的是关键技术、工艺水平和品牌价值。特斯拉的表现也给了中国品牌一个提醒,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中国品牌要注意打造自己的护城河。”盘和林直言,随着全球知名度逐渐提升,中国车企出海时需要思考的不仅是“如何多卖车”,还有如何经营品牌,提升附加值。
他提醒说,部分中国品牌仍然沉迷于“以价换市”,对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技术积累也不足,这并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欧盟敲定碳关税,“绿色壁垒”不得不防
有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6%的整车和22%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到欧洲。欧盟等发达国家正在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重要目的地,这也是中国车企与传统跨国车企争夺高端市场的必然选择。
在此过程中,除了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中国车企还有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那就是愈发严格的“碳关税”。
当地时间6月22日,欧洲议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碳边境调整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草案的修正案。这意味着欧盟碳关税立法取得重要进展。
所谓碳关税,是指对进口的高碳排放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同时鼓励进口低碳排放产品。除了原有的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行业,欧盟的碳关税还新纳入了有机化学品、塑料、氢和氨4个行业。从2027年起,欧盟将正式全面开征碳关税。
钢铁、铝是汽车制造业重要的原材料,碳关税将会倒逼出口欧盟的相关企业发力减碳。随着减碳投入增加,钢、铝价格可能会上涨,从而最终导致汽车产业生产成本上升。
有分析认为,未来一旦欧盟将汽车产业纳入碳关税名单中,我国汽车产业将会受到更大影响。
“对于中国出口企业来说,对碳关税必须严阵以待。”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记者,随着各主要经济体纷纷明确“碳中和”目标,碳关税的覆盖面可能还会扩大到更多行业。
马军提醒称,考虑到汽车业产业链漫长,涉及上游产业众多,中国车企要尽快找到具有可行性的减碳方案,争取早日跨过碳关税的绿色壁垒。
“长期来看,寻找零碳路径还是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做好自己的减碳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森林碳汇、碳捕集与封存等方式,使旗下产品的碳足迹下降,积极实现碳中和。”他举例说,在生产过程中,汽车工厂可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例如工厂用电优先使用水电、风电。
“同时,汽车工厂降低碳排放,也可以与减少污染形成协同效应,尽快真正实现绿色生产。”马军强调说,跨过“绿色壁垒”可以成为中国汽车业升级的一次良机。比方说,在涂装喷漆环节推广使用循环水处理技术。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201.5万辆,几乎实现同比翻番,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日本(382万辆)和德国(230万辆)。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不会独立于国际供应链之外,各国汽车产业链的分工协作也离不开中国。
按照中汽协的预测,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700万辆,同比增长3%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车企既要坚持自己的长处,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也要对碳关税等新课题有所准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许亚杰
经济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18日 15:55:51
- 2024年11月18日 12:40:42
- 2024年11月18日 11:38:06
- 2024年11月18日 09:27:12
- 2024年11月18日 09:15:46
- 2024年11月18日 09:12:55
- 2024年11月15日 07:33:42
- 2024年11月14日 14:58:23
- 2024年11月14日 10:52:52
- 2024年11月14日 09: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