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规模超千亿,监管出手规范!同业存单基金宣介不得强调类货币

规模超千亿,监管出手规范!同业存单基金宣介不得强调类货币

2022年06月08日 11:34 来源:澎湃新闻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澎湃新闻记者 葛佳

  今年吸金已超千亿元的同业存单基金迎来监管新规。

  6月7日,澎湃新闻记者获悉,在端午假期前的电话会议上,监管部门对同业存单基金的宣传推介提出了多项新的规范要求,其中包括不能使用“货币替代”等表述宣传,不能片面强调收益稳定,不得展示标的指数和拟任基金经理的历史收益率等。

  多举措规范发行宣介

  虽然今年基金发行市场较为清冷,但同业存单基金却逆市大卖,频出百亿规模的爆款产品。基金业内人士指出,此前权益市场普跌,令基金发行市场陷入寒冬,借着低风险、较好流动性、收益稳健等优势,同业存单基金问世后备受市场追捧,不仅吸引了基金公司扎堆布局,而且前两批发行的产品,出现了多只爆款,还启动了按比例配售。

  不过,发行火热的同业存单基金,显然已引起了监管的关注,多家基金公司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确认,在端午假期前已收到监管关于推介的规范新要求。

  “不能宣传公司固定收益管理规模,因此把材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删除,也不能称为‘货基增强’以及其他和货币基金挂钩的说法。”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提货币基金。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除了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规模不能推介外,产品拟任基金经理管理的其他固收类产品规模同样不能宣传。

  此外,在业绩数据展示方面,监管要求推介材料中不能出现标的指数的历史收益率、拟任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成立时间不满6个月的产品也不能展示业绩,成立时间不满两年的产品则不能宣传年化收益率。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还要求,同业存单基金的推介材料中一定要充分揭示产品净值存在波动的风险,不可以让投资者有产品收益稳定的错觉,从而忽视风险。

  “监管或许是觉得最近这类基金太起量了,基金公司营销是不是有点过热,所以要从严要求。”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同业中就有公司因为监管的新意见而被合规部门要求连夜修改营销材料的情况。“不过想要保护好投资者,从严监管还是很有必要的,规范的推介宣传,能减少投资者对这类新产品的误读。”

  至少已有6只同业存单基金首发规模超百亿

  同业存单基金是公募市场新生的一种创新产品,主要定位于满足低风险偏好、灵活配置需求的投资者,风险收益特征介于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之间。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一种被动指数基金,同业存单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选取银行间市场上市的主体评级为AAA、发行期限1年及以下的同业存单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AAA级同业存单的整体表现。从目前市场上成立的同业存单基金来看,均采用了7天持有期限,等候发行的一只同业存单基金采用了30天持有期限。同业存单原本是银行才能参与的投资工具,但随着公募基金产品的推出,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借道公募的方式参与AAA级同业存单的投资。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已有五批合计27只同业存单基金获批发行,已成立数量达17只,合计规模达到1109.71亿元。

  其中,广发基金、平安基金、国泰基金、招商基金、华夏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旗下的同业存单基金首募规模均达到百亿上限。

  此外,6月7日,嘉实基金旗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布提前结束募集的公告,据渠道相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该只基金发行规模在当日14时30分左右已超过百亿。

  与之相对的是,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今年以来累计成立的新基金有594只,但发行规模仅4788.8亿元,尚不足5000亿元。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既为市场提供了现金管理新工具,也为追求流动性和货币增强收益的低风险偏好投资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从产品特点来看,该类型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清晰,可获得较高资本利得,弥补了票息回报同短债基金之间的差距,长期而言,在以同业存单为主的资产配置框架下,基于风险对应的预期收益回报大致可处于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之间。

  “同业存单基金风险性低,底层资产优质透明;流动性好,最短7天的持有期,赎回最快T+1到账;费用低,一般管理费为千二,认/申购费为0,赎回费为0;收益适当,目前一般高于风险等级差别不大的货币基金。”另一位分析人士指出,这些特性让这类产品持续受到资金追捧。

  截至目前,华泰柏瑞、华宝等基金公司旗下的同业存单基金尚在募集中,万家、中银、国联安等基金公司旗下同业存单基金正在等候发行。

  中金公司固收团队预计,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市场规模未来有望突破万亿元。目前短债基金、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分别约为1.4万亿元、10万亿元、9.3万亿元,具备类似风险收益和流动性特征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甚至可能再上一个台阶。

【编辑:石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