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上海金融机构抗疫值守和复工复产调研结果出炉

上海金融机构抗疫值守和复工复产调研结果出炉

2022年05月24日 14:43 来源:第一财经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上海作为金融要素集聚的国际金融中心,保持金融业这条实体经济“输血动脉”的稳定及健康发展一直是重要工作之一。然而此次疫情,对在沪的金融机构来说无疑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特别是2022年3月以来上海抗疫形势严峻,金融行业也面临疫情防控的重大考验。众多上海金融人在特殊时期勇敢逆行,无私奉献战斗在第一线,确保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正常运转。

  为了了解上海金融机构在疫情中受到的影响、在疫情封控期间抗疫值守保持业务稳定运转的具体情况,以及复工复产的计划和实际需求,5月上旬,第一财经、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倡议以“平疫结合”的视角,调研上海各类金融机构在抗疫值守和复工复产方面的实际情况,面向上海金融机构发放《上海金融机构抗疫值守和复工复产专题调研问卷》,现将问卷调查结果整理并形成调研分析报告,以期通过反映金融机构的真实情况及需求,推动相应复工复产政策进一步完善,尽快帮助金融业恢复正常平稳运营,保障金融大动脉平稳畅通。

  一、 受访金融机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发放回收期自5月8日至5月20日,发放对象为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及科技企业。问卷得到相关机构的积极反馈,截至5月20日,共回收有效问卷74份,涉及74家上海金融机构及科技企业。

  这74家公司涉及到共10类金融机构,基本涵盖金融业的方方面面,其中,证券公司13家(占比17.57%)、基金公司13家(占比17.57%)、科技企业10家(占比13.51%)、期货公司9家(占比12.61%)、商业银行7家(占比9.46%)、金融要素市场7家(占比9.46%)。

  74家机构及企业中,有超过四成(42.14%)在浦东新区设立了主要职场(不含营业厅、网点),而黄浦区(11.43%)、徐汇区(7.86%)以及虹口区(7.14%)也成为了上海金融机构选择设立主要职场较为集中的区域。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由于拥有多家线下分支机构,因此主要职场普遍分布较广。

  二、 上海金融机构抗疫值守情况

  为了保持客户资金的安全以及业务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上海金融机构在上海疫情封控期间普遍安排了员工值守计划。

  从调研结果来看,截至5月20日,74家金融机构中有50家机构的疫情值守时间已持续30天(含)-60天,占比达到67.57%,这一时间区间也和上海截止至5月20日的封控时长一致;但也有12家金融机构的值守人员在机构内已值守达到60天及以上,占比为16.22%;同时,抗疫值守时间在15天(含)-30天以及少于15天的金融机构分别有2家(2.7%)及10家(13.51%)。

  而各金融机构在疫情期间的值守人员规模则因机构业务及规模差异而有所不同。总体而言,考虑到对员工生活的影响及防疫安全,各个金融机构在保证业务稳定进行的前提下,都尽量做到值守人员的规模最小化。因此,从占比上来说,值守人员规模少于10人的机构最多,达32.43%(24家);其次则为10人(含)-30人,占比为27.03%(20家);而在受访的74家在沪金融机构中,值守人员达到200人及以上的为8家,其中4家为商业银行、2家为证券公司、2家为金融要素市场。

  而在值守人员中,为了保持金融机构系统的稳定性、业务的顺利运行,科技部门人员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此次调研结果显示,值守人员中科技部门人员少于25%的有39家,占比为52.7%;科技部门人员比重在25%(含)-50%之间的有16家,占比21.62%;而科技人员比重在75%(含)以上的金融机构亦达到12家(占比16.22%),其中一半为科技企业或金融科技子公司。

三、 疫情对上海金融机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在此轮上海疫情及相应的封控措施下,金融机构受到的影响有多大?在此次调查问卷中,针对“本轮上海疫情对贵单位业务系统运行的影响情况”这一问题,选择“影响有限,大部分业务通过线上方式正常开展”的金融机构达到41家,超过了半数(55.41%);另有4家金融机构选择了“影响较小,各项业务整体增速正常或更佳”这一选项,这部分金融机构中有些在2020年疫情时已进行了较为完备的业务线上化转型,因此在面对此轮疫情封控时已有相应预案及相对较为充分的准备。

  而同时,由于业务模式、线上化程度等的不同,还是有相当部分的在沪金融机构认为疫情对其业务系统运行存在较大影响,选择“影响非常大,绝大部分业务处于停滞状态”、“影响相当大,许多业务无法正常开展,业务规模下降”、“影响显著,许多业务遭遇了限制和阻碍,业务增速下降”的金融机构分别为3家、10家及16家,合计达到29家。

  面对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金融机构重点关注的因素前三位分别是:“业务连续性——核心业务不中断,关键功能正常运转”、“系统可靠性——减少技术故障,确保快速响应和修复”、“信息安全性——远程登录时的身份验证、设备验证等”,在74家受访金融机构中,选择上述选项的分别有72家、72家以及70家,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受访金融机构均着重关注这三大方面。

  另外,“流程合规性——企业印章、U-Key无法使用的替代方案”、“职场容错性——某一处职场被封控,另一处可马上启用”、“模式灵活性——设施可在平时模式和疫情模式之间切换”三大方面也分别受到54家、36家、36家金融机构关注。相对而言,关注“空间舒适性——办公空调因疫情无法使用,可开启外窗”的金融机构最少,74家受访金融机构中仅有19家选择了这一选项。

  而针对疫情期间的值守员工,各家受访金融机构均采取了各项措施保障员工在值守期间的生活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提供基本的餐食保障(62家)、人员调配保障(58家)、住宿保障(55家)、卫生保障(51家)、休闲保障(40家)等,受访金融机构普遍关注值守员工在值守期间的心理健康问题,有65家金融机构提供了精神保障措施,对值守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交流,在所有的保障措施中选择比例最高。

  四、 上海金融机构复工复产相关情况

  日前,上海第一批金融机构复工“白名单”出炉,涵盖864家金融机构,金融业已进入复工复产阶段。

  上海金融机构在进入复工复产阶段后,对于员工是否能够顺利返岗以及复工复产后防疫物资的准备方面仍有58家以及22家金融机构认为存在挑战和困难。

  调研问卷结果显示,在复工复产之后,金融机构也将采取各种调整和改进措施,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黑天鹅”事件。“提高核心业务系统可靠性,保障关键功能不间断”是金融机构选择最多的措施,一共有68家金融机构选择;“重要岗位人员实行A-B岗,保障团队工作持续性”(66家)以及“增强远程办公协同演练,以应对员工长期居家情况”(63家)分列二、三位。也有部分金融机构选择对职场进行调整,其中30家金融机构选择“对现有职场进行适当改造,以应对抗疫值守各项需求”,17家金融机构选择“在浦东、浦西分别设置备用职场,以应对极端封控情况”。仅有1家金融机构选择“以上措施均无”。

  针对更具体的职场调整或增设问题,54家金融机构表示“暂无调整和增设计划”,占比达到67.5%,而在有职场调整或增设计划的金融机构中,18家计划在浦东或浦西增设办公职场或后援中心,有6家金融机构计划在上海之外的其他省市增设办公职场或后援中心。

  而对于办公职场的多中心布局,多数金融机构认为,在日常工作时,办公职场的布局应有利于单位各项业务的高效开展,各职场之间应有便捷的通勤出行条件(62家);以及办公职场的布局应适应机构前、中、后台业务特点,在办公品质和成本支出之间做好平衡(50家)。而在疫情期间,办公职场的配套设施应能提供值守人员的基本工作、生活条件,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以及办公职场的选址应能够应对“分区管控”的硬性要求,保障核心业务持续平稳运行两大因素则有最多金融机构选择,分别达到59家及54家。

  同时,疫情之后,受访者对于疫情后办公职场的功能改善也有多方面的期待。其中,希望疫情后办公职场能够提供“餐饮服务——设置办公专属食堂,提供全时段餐饮”、“住宿服务——周边配备带独立卫浴的服务式公寓”、“社区服务——统一对接所在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受访者最多。总体而言,选择不同服务的受访者较为均衡,反映出受访者对于办公职场服务全方位提升的期待。

  另外,78.38%的受访企业表示,有意愿参与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组织的疫情防控经验、机构业务保障等方面的线上/线下交流分享活动,说明疫情保障相关的行业交流活动十分必要。

  五、 金融机构对助企纾困政策的需求和建议

  从此次调查问卷结果来看,此轮疫情对于上海金融机构的影响呈现较为分化的态势,部分金融机构由于业务模式以及已进行线上化转型等原因,其业务运营受到疫情的影响有限;然而,另一部分金融机构仍然受到疫情较大影响,业务开展遇到挑战,规模增速放缓甚至呈现负增长。

  而上海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客户资金安全及业务的稳定运营,在封控期间大多派出了值守人员驻点公司,并为驻守人员提供了各类保障措施。

  如今,上海的金融机构已开始进入复工复产阶段,为应对后续可能发生的“黑天鹅”事件,金融机构均采取各种调整和改进措施,同时部分金融机构也计划在浦东或浦西或上海以外地区增设主要职场,降低未来业务中断或受突发事件较大影响的风险。

  从调研反馈来看,当前,受访金融机构对于助企纾困政策仍有一些需求和建议。

  1. 加大企业房屋租金补贴减免力度及覆盖范围、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目前上海市对于租赁国有企业房产的中小微企业已出台了相应的租金减免政策,但金融机构相对而言规模较大,无法享受到这一租金减免,因此金融机构希望政府能够扩大租金减免的范围,并推出金融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帮助金融企业减轻疫情带来的影响,这一需求也被最多受访金融机构所提及。

  2. 统一政策执行口径,建立政府与企业沟通区域性政策的快速通道。在前期值守员工轮换的过程中,较多金融机构都遇到了街道等基层组织不认可复工证明,造成关键员工无法轮换或到岗的困难,受访企业希望在复工复产阶段执行层面能够做到统一口径,并且及时与企业沟通区域性防疫政策的变化,以便企业有充分准备。

  3. 安排专人进行职场管理,保持职场符合防疫要求;建立区域流动核酸检测小组,按企业需求及时上门检测。在金融业复工复产的同时,其防疫要求仍然不能松懈。有金融企业建议可由政府安排专家在大规模复工复产前进行职场管理,确保职场符合防疫要求,降低复工风险。而由于之后可能要求常态化的核酸检测,有金融机构建议政府可组织区域流动核酸检测小组,并能按需求及时进行企业上门检测。

【编辑:谢艺观】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