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产销创新低的车市:“车都在路上,好多还没到店”

产销创新低的车市:“车都在路上,好多还没到店”

2022年05月18日 00:08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财经5月18日电 (葛成)汽车行业所经历的近十年来“最具寒意”的4月已经过去,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部分汽车企业正加班加点生产,“车在路上”成为不少4S店的写照。

资料图:正待运出港的新车。 殷立勤 摄
资料图:正待运出港的新车。 殷立勤 摄

  汽车产销创新低

  “今年四月,汽车产销创近十年以来同期月度新低,单月产销量仅120万辆左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此前表示。

  至于原因,陈士华称,4月以来,国内疫情形势复杂,市场主体困难显著增加。汽车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酷的考验,部分企业停工停产,物流运输受到较大阻碍。

  此外,疫情下,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导致汽车消费受到影响。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4月,汽车类零售额2567亿元,同比下滑31.6%。

  乘联会数据显示,近一段时期以来,传统燃油车产销占比持续下降,新能源车占比持续提升,国内乘用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的增长态势。当前,燃油车产品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而新能源车产品处在上升阶段。

  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无车群体消费能力暂时受阻,使传统入门级燃油车的购买需求下降。这也是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入门级车型的销量明显下降,传统车企总体表现下降的重要原因。

  燃油车却还涨了价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情况下,燃油车还涨价了。

  2022年以来,新能源车部分车型价格上涨超过万元。而从4月开始,奔驰率先开启了燃油车涨价的步伐,上调旗下多款燃油车型价格,幅度在3000元到12.1万元不等。

  除奔驰外,上汽大众在5月11日上调旗下车型售价,燃油车型上调幅度为1000元至3000元不等,新能源车型上调幅度为3000元至5000元。宝马则在两个月内两次上调车型售价,累计涨幅在1000元至2.11万元不等。

  有车企相关人士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已有二十多家车企的近50款车型宣布涨价。这波从电动车到燃油车的涨价,主要受到芯片短缺、电动车补贴退坡、原材料上涨、疫情带来的供应链紧缺等因素影响。

  中新财经梳理发现,包括锂、镍在内的电池材料,以及钢、铝等车体材料,都呈现了涨价的趋势,部分材料一年内涨价幅度甚至超过十倍。

  宝马集团负责财务和中国事务的董事彼得(Nicolas Peter)博士公开表示:“由于铑、钯、钢等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原因,宝马近期整体的制造成本可能会增加12亿美元。” 

资料图:汽车在城市卖场。<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张云 摄  
资料图:汽车在城市卖场。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车都在路上

  有业内人士告诉中新财经记者:“传统车企直接涨价的情况并不常见。以往,车企往往选择通过经销商缩减终端优惠间接实现涨价,或者以改款的名义涨价。”

  在他看来,传统经销商能够起到车企与消费者间“价格调节器”的作用。

  中新财经记者近期走访多家4S店发现,部分热销车型的终端优惠在收窄,从数万元已回落至千元左右。有些车型处于断货状态,经销商手中也没有现车,但尚未出现“加价提车”现象。

  “车都在路上,好多还没到店。”有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对于记者询问的紧俏车型,他建议等下月再来看看。

  “加价提车”现象很快到来?

  不过,汽车领域的产销问题或将成为“过去式”。中新财经了解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汽车供应链的形势正在好转。部分汽车企业正加班加点,努力挽回因停工造成的产能损失。

  5月3日,中国一汽召开誓师大会,中国一汽董事长徐留平提出要“奋战六十天、打赢上半年”的目标要求,高质量完成上半年生产经营任务。截至5月14日,吉林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8%。

  上汽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对中新财经表示,上汽集团旗下整车企业有望于5月中旬逐步恢复正常生产,当月整车产销量或达去年同期水平。

  与此同时,乘联会呼吁通过汽车下乡、减免购置税、鼓励结婚购车等措施,促进汽车消费,拉动整体经济增长。

  “4月份受到疫情冲击,国内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出现短期下滑,不会改变中国消费持续增长的趋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日前表示。

  付凌晖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中国总体上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模式创新的特点是明显的。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以来,消费在逐步恢复。我国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短期内的疫情冲击,改变不了消费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完)

【编辑:石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