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稳就业增收入才能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稳就业增收入才能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2022年04月27日 04:48 来源:证券时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下降,体现新冠肺炎疫情对最终消费的拖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这一文件有何特点?释放了哪些政策信号?对于促消费又将发挥什么作用?围绕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

  消费恢复有韧性

  证券时报记者:疫情发生以来,消费受影响最大,恢复速度也较慢。您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

  赵萍:总体看,我国消费规模巨大,增长韧性强,疫情以来消费处于持续恢复状态。但是,正如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正确判断,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今年一季度,特别是3月份以来,受多因素共同影响,月度社零规模有所下降,稳消费的压力增大。

  一是疫情导致服务消费收缩。疫情反复导致旅游、餐饮、住宿、娱乐等具有聚集性、接触性特点的服务消费受到影响,3月份,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下降20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受疫情反复影响,居家消费几率增加,社交消费场景减少或简化,商品消费也受到一定影响。

  证券时报记者:考虑这两个方面原因,您认为国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有何亮点?

  赵萍:这份文件最大的特点在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兼顾短期支持和中长期促进。从短期看,文件强调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保障供应链稳定和基本生活用品供给充足,让老百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文件强调在各大中城市科学规划建设一批集仓储、分拣、加工、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大仓基地,确保应急状况下及时就近调运生活物资,切实保障消费品货畅其流。这回应了社会关切。

  从中长期看,文件从稳住消费基本盘,促进消费升级和服务消费增长的角度入手,加强商业、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交通等消费跨界融合,积极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潜力,培育新消费增长点。

  消费要提质升级

  证券时报记者:《意见》提出从五方面稳住消费基本盘。为什么将它们视作稳定消费基本盘的重要内容?

  赵萍:《意见》提出,全面创新提质,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包括:积极推进实物消费提质升级、加力促进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持续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以及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和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可以看到,稳住消费基本盘的政策安排中关注了在消费中占比较高的商品品类,比如农产品、汽车、家电、家具、建材等。并且,文件强调要全面创新提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塑供应链的创新模式,不断地创造出更多新的产品,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要适应绿色消费的大趋势,鼓励企业研发更多符合消费需求的绿色产品。这些举措将会促进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对消费的长期稳步增长提供持久的支撑力。

  稳住消费基本盘还应聚焦增速较快,消费水平仍然偏低的农村地区。根据我们测算,今年一季度农村平均消费倾向是75.9%。也就是收入100块钱,农村地区的人愿意拿出75.9元用于消费,高出城市逾10个百分点。文件重申推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进农村的工作要求,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农村现在需求,释放消费增长潜力。

  证券时报记者:文件提出了多项大力发展绿色消费的措施,也提到政府将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绿色消费现状如何?大力发展绿色消费还有哪些制约因素?

  赵萍:目前绿色消费并没有全口径统计数据。现有绿色产品相关的认证种类较多,隶属于不同部门和组织,在认证标准上并没有实现完全统一,认证流程也不完全一致。统一绿色认证对于消费者选购商品非常重要。

  但是,完善节能和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绿色产品认证标识体系还需要一个过程,建议现阶段可从提高标准和认证的透明度入手,提升消费者对于认证权威性的认可度。

  稳就业增收入

  证券时报记者:文件强调稳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性收入,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

  赵萍:从学理上来说,收入是决定消费最主要的因素。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当中,劳动者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8%。现阶段,工资性收入增长仍然是稳定老百姓消费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促消费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稳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城市工薪阶层、农民工收入水平,一方面可以优化工资构成,加大薪酬制度改革力度,形成较为稳定的收入预期,另一方面也要在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工资及时足额给付上下功夫。

  证券时报记者:对于扭转居民消费预期,您还有什么建议?

  赵萍:要扭转居民消费预期,需要以就业带动收入增长。首先,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稳就业,一是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建设,支持个体经营发展,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二是要关注重点人群的就业,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三要提升就业质量,加强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其次,要在提升就业水平的基础上,健全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接续推进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提升城乡居民收入预期,带动消费预期走强。

  此外,从文件中可以看到,政府将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支出,通过多元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等减少居民的支出,将起到帮助居民增收,提振居民消费信心的效果。

【编辑:】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