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迎接全面注册制时代,改革还要啃哪些“硬骨头”?
(两会观察)中国迎接全面注册制时代,改革还要啃哪些“硬骨头”?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夏宾)“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这项重大改革任务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
今年,A股将全面迎来注册制时代,实行条件的基础如何?改革还要啃下哪些“硬骨头”?
“总体看,注册制试点改革进展符合预期,发行上市周期大幅缩短,信息披露更加严格充分,发行定价市场化机制基本形成,中介机构责任进一步压实,市场平稳运行,注册制试点改革取得了预期成效。”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刘新华说。
三年多以来,注册制在科创板“破冰”,从试点探索到逐步铺开,北京证券交易所更是在成立时就实行注册制,在此过程中一大批科创型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规模显著提升。据统计,2021年沪深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上市A股481只,筹资535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609亿元人民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直言,自科创板、创业板先后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试点以来,注册制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市场各方应对注册制股票发行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资本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已具备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
但改革仍是进行时,而且每项系统性改革往往越进行到后期、越触及深处,就越是要啃下“硬骨头”。
“全面实施注册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主板改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指出,沪深主板不同于科创板与创业板,涉及众多的存量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这些上市公司的规模相对要大一些,业务经营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从行业分布看不少还属于传统行业。
肖钢进一步称,因此,在主板实施注册制,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既要体现注册制的要求,又要符合主板的特点。同样是主板改革,沪深两个交易所的相关制度也不尽相同,在制定改革方案中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保改革平稳落地。
全国政协委员、国泰君安国际董事长阎峰说,注册制改革总体遵循发行上市条件做“减法”、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做“加法”的大方向、大原则。在此背景下,如何促进市场各方归位尽责、构建资本市场生态的良性循环,需要作出更进一步的明确规定。
“注册制改革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是涉及监管理念、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需要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合力支持。”刘新华指出,当前注册制改革仍存在不到位、不完善的问题,特别是发行与注册职责有待进一步理清,证监会与交易所监管边界尚需更加清晰,发行监管转型仍在进程之中,注册制的配套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刘新华建议,下一步注册制改革需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信息披露更加简明清晰、通俗易懂。
二是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研究制定中介机构尽职调查工作准则,明晰并落实各方责任。
三是规范注册制申请、判断、审核标准,量化审核注册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四是建立适合中国资本市场实际的市场化退市机制,实现退市的常态化,使上市公司的“壳价值”趋于归零。
刘新华称,要通过构建高效完备的制度体系,扎实稳妥做好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的各项工作,确保这项重大改革行稳致远。(完)
- 专题:2022全国两会
经济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18日 15:55:51
- 2024年11月18日 12:40:42
- 2024年11月18日 11:38:06
- 2024年11月18日 09:27:12
- 2024年11月18日 09:15:46
- 2024年11月18日 09:12:55
- 2024年11月15日 07:33:42
- 2024年11月14日 14:58:23
- 2024年11月14日 10:52:52
- 2024年11月14日 09: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