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挤掉价格水分 种植牙耗材集采拉开序幕

挤掉价格水分 种植牙耗材集采拉开序幕

2022年01月17日 13:26 来源:广州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挤掉价格水分种植牙耗材集采拉开序幕

  国内多地已开展种牙集采探索 落地后有望改变市场格局 推动国产品牌发展

患者在广州某民营口腔诊所接受诊疗。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口腔保健市场也呈爆发式发展。据去年发布的《种植牙行业深度报告》显示,我国2020年新增400万颗种植牙,而目前高昂的种植牙费用能否降低,也受到越来越多牙疾患者的关注。

  记者采访了解到,1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其中特别强调“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集采能否快速推动种牙价格下调?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秋瑜

  现状:种植体大多依靠进口 单牙价格差距悬殊

  种植牙相当于人的第三副牙齿,患者咀嚼效果较好,同时使用寿命较高,因此备受有种植意愿患者的期待;但与此同时,种植牙高企的价格难免让人望而生畏。记者采访了解到,种植牙系统包括种植体、基台、牙冠等,目前在中国市场流通的有十多款种植体,多是从国外进口。其中瑞士、瑞典、德国、韩国出品的种植体分别盘踞着高中低端市场,除了耗材费用,还有首次种植至牙冠安装后的医疗服务费用等。但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口腔医院的售价也有差别。

  记者采访广州多家口腔医院了解到,种植单牙的费用在几千元到一两万元不等,价格差距较为悬殊。位于天河区某民营口腔机构的“韩国种植牙系统”“瑞典诺贝尔ACTIVE套餐+含全瓷冠”项目的价格分别为7800元、23800元,工作人员表示费用包含了CT费、检查费等;位于黄埔区的一家民营口腔医院,其“韩国登腾基台+国产全瓷冠”和“德国ASTRA EV基体+进口全瓷冠”的套餐价在10000元~20000元之间;而在位于越秀区的一家民营口腔医院,“韩国登腾种植牙套餐”仅需2980元。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主要采用进口的(种植体),国产的(种植体)才刚进入市场,临床实验还不够完善。”

  而对于想去公立医院种牙的患者来说,查询医疗价格并不容易。记者在市内某公立口腔医院官网上没有找到价格公示,在该院就诊过的患者表示:“看牙时医生会告诉一个大概的数额,到结算时才会知道准确数字。”记者在另一家公立口腔医院官网找到了“医疗服务价格公示”:该院有10余种类型的种植体,价格从2227.5元~9546元不等。此外,牙种植体植入术项目每种植体的价格为3680元、牙种植Ⅱ期术每种植体单位价格为400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种植体耗材大多数都要依靠进口,90%以上的种植牙被瑞士、德国和韩国的品牌垄断。国海证券2021年发布的《种植牙行业深度报告》显示:我国种植牙数量呈爆发式增长,2020 年我国种植牙数量约达400万颗,销量增长28.2%,2020年我国每万人种植牙的数量约28颗,平均每颗牙的消费金额7400元。从单个种牙价格来看,奥齿泰、登腾等韩国品牌价格在5000元~6000元,高端的欧美系士卓曼、诺贝尔等在1.5万元以上,其他为部分国产品牌,价格跟韩系接近。

  记者调查:种几颗牙花了十几万 小小“螺丝钉” 利润大

  今年34岁的小慧在广州从事服务业工作,牙齿黑、小、不齐一直让她感到自卑,平时她不怎么爱说话,笑的时候都要把嘴捂严了。经朋友介绍,她在广州某民营口腔诊所治牙,也种了几颗牙,“效果还是很好的,后来,身边的朋友几乎都不认识我了,说我的牙治好后人变得好看了。”但因为看牙的费用很高,小慧前后花了十几万元。

  而一些患者因为牙齿问题更严重,有的甚至需要种满口牙,费用则更为高昂。今年43岁的阿敏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在市区开了一间餐饮小食店,生意不错。然而她有个大大的苦恼,就是自己满口的烂牙。“起初只有一颗龋齿,后来满口牙都黑了,特别影响形象,吃东西也很受影响。”几年前,阿敏找到牙科诊所,几乎把全口坏牙都拔了,种牙费用总计50多万元,然而为了健康和美观,阿敏还是“咬咬牙”支付了。

  跟年轻的种牙者不同,六七十岁的种牙者往往面临牙床骨萎缩的问题,种牙的流程更长,风险也相对更大。今年65岁的黄姨去年4月在牙科诊所打了“螺丝钉”,然而她在半年内又去了三次诊所,都被告知需要“再等等”;去年12月,她去往外地带孙子,种牙的日程又被推到了今年3月。黄姨告诉记者,她整个上牙床的牙都拔掉了,在上颌骨上植入了四个种植体,在长达半年以上的时间里,她吃饭都非常不便。“医保只能报销CT和麻醉的费用,主要的种植等医疗费用目前不参与医保报销。”黄姨说。

  从各家口腔机构的价目表不难发现,在种牙的总费用里,种植体是“大头”。作为种植牙的核心耗材,它成为很多牙疾患者支付高昂费用的“理由”。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了解到,种植体的耗材价格本身只占消费者支付费用的10%左右。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标价万元的进口种植体,出厂价几乎只有千把块。广州众成医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雳介绍:“目前医院的种植体进货价一般在500元~2500元不等,像定位高端的某瑞士品牌在2000元左右。”根据《种植牙行业深度报告》的调研数据,从口腔医院进货价看,韩国品牌种植体费用在500元~800元;欧美品牌在1600元~3000元,种植体计算平均价格大概为775元。“这个价格基本可信,但还是偏高一些。”医药战略营销专家史立臣表示。

  《种植牙行业深度报告》显示,种植牙费用分配侧重于医院端。传统观点认为,种植牙支付的费用中 25%为诊疗费,75%为耗材费;其中耗材费的16%为修复材料,59%为种植牙系统(种植体40%、基台7%、人工牙冠12%)。实际上消费者支付的钱更多流入了口腔医院,用于支付医师费用、市场推广费用、购买医疗设备、店面铺租、口腔医院盈利等,耗材费用实际占比较低。

  “算上医疗器材费、装修费,我们这个口腔诊所开业前已花掉了500万元。”位于海珠区的一家牙科诊所医生向记者透露。“种牙成本其实更多是来自口腔科医生的学习和培训成本,以及医院宣传和运营等方面的成本。”杨雳说。而史立臣分析认为,其实牙科材料的生产成本并不高,收费高的原因有点像眼镜行业——进货价不高,但“附加值”高。

  好消息:

  多地已开展种牙耗材集采探索

  好消息是,种牙耗材离集采越来越近了。记者采访了解到,1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其中特别强调“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

  “口腔耗材集采正在形成省级联盟之势。前段时间宁波市建立了关于种植牙的医保目录,四川已经完成对种植牙企业产品信息申报和医院历史用量上报的工作,业内认为种植牙集采越来越近。”杨雳说。

  记者近日从国家医药采购中心采访了解到,从2021年11月26日开始,四川医保局牵头宁夏、山西等地开始探索种植牙耗材集采,相继发布《口腔类医用耗材信息申报工作通知》,目前正陆续开展口腔种植体历史采购数据填报,要求所有开展口腔种植手术的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参加。填报范围为口腔种植体系统,具体包括种植体、修复基台、种植修复配件等。

  种牙耗材集采何时能够落地?史立臣表示:“目前还在探讨,由于集采涉及很多机构和企业,预计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落地。”杨雳则表示:“因为民营口腔医院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服务市场,所以仅靠公立医院报量是不够准确的。后面的思路应该会是企业成为报量主体,因为他们才拥有种植牙产品的实际销售量数据。”

  行业声音:

  集采有望挤掉价格水分 规范市场健康发展

  等集采落地后,种牙价格会大幅下调吗?某知名三甲医院口腔科主任认为,假如种植牙耗材纳入集采,或将改变国内市场布局,首先对国产厂商是极大的利好,集采后可能会降到一颗种植牙千元以内。由于国产品牌性价比相对较高,将有望占到五成左右的市场份额;而随着量的提升,也会产生更多利润,国产品牌将加大研发力度改善产品质量,进入良性循环。

  史立臣认为,去除人工成本和医疗器械成本,植牙的利润是很高的,特别是一些民营口腔医疗机构自主定价。“种植牙耗材集采有望挤掉价格水分,具体降价幅度将根据各省情况而定。”他分析表示,“国产种植体的技术含量、生产难度及产品原材料价格远低于心脏支架,这就导致种植体的集采价格不会达到心脏支架的价格程度;至于进口种植体,主要看能否进入集采,进入的话就会有较大幅度降价。”

  “相比于近年来面向公立医院大规模集采的骨科耗材和心血管耗材,种植牙等高值耗材具有一定的消费属性。”杨雳介绍,常规的带量采购都是以公立医院的用量作为降价筹码,但是在牙科领域,口腔耗材对于公立医院的依赖程度较低,中研普华发布《2021-2025年中国口腔医疗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研究咨询报告》预计,2021年我国民营口腔医院达到866家,在口腔医院中的占比将超过83%。

  “未来集采在参与主体(民营机构是否参与)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杨雳认为,种牙材料费预计不会有特别大的降幅,预计在20%左右。“毕竟现阶段还是要保证企业的创新动力以及产品质量。”

  业内专业人士认为,种植牙产业链的费用分配比例具有其特殊性。“除了材料本身价格高,真正高的是‘附加值’,也就说材料之外被加入的如诊断费、治疗费、其他辅料费、医生费用等。目前,民营医院产品采购可以参与集采,集采虽然解决了材料的采购成本问题,但‘附加值’没解决,整体来说,民营机构诊疗费自主定价,短期内不一定会主动降低整体价格。”

  杨雳认为,中国正畸、种牙市场规模大,市场化程度高,利润率也很高。集采不仅有望压缩种植牙高昂的价格,加剧行业企业竞争,而且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规范市场健康发展。

【编辑:蒋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