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专家热议“银发经济”:前景广阔,需创新服务模式

专家热议“银发经济”:前景广阔,需创新服务模式

2021年12月29日 23:06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激发“银发经济”潜力 专家热议后疫情时代机遇和挑战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财经12月29日电 (记者 张尼 张旭)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据预测,“十四五”时期,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这产生了庞大的消费需求,也让“银发经济”有了广阔前景。

圆桌对话第三场:后疫情时代的大健康经济。<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田雨昊摄
中新财经2021年会圆桌对话现场。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29日,在中新财经2021年会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大健康经济”的圆桌对话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当代中国出版社副社长陈秋霖一起展开讨论。

  徐洪才表示,我国消费形势出现了深刻变化。从宏观上讲,我国人均GDP去年超过1.1万美元,今年有望超过1.2万美元。基本的日常物质消费可以得到满足,下一步就是改善性的、升级型的消费需求在上升。

  “我们需要通过政策的创新,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引导资源流向升级性的、改善性的、消费结构调整的领域,特别是大健康。”徐洪才说。

  在他看来,未来几年,“60后”人口加快退休,我国处于从老龄化社会转向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前夜。未来的健康需求、养老需求扑面而来,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该如何应对挑战?徐洪才认为,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供给方面,需要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为老年人提供保障。从规划层面上讲,社区养老,还有专业性的养老机构,多层次的养老体系的发展要多头并进。

  “现在鼓励大家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但是配套的服务还跟不上,所以这些硬件和软件需要进一步更新升级。‘十四五’规划也提到,重心要下沉,特别是县域经济、下沉市场的公共服务,像医疗卫生,还有社区体育设施也要更新升级。”

  “另一方面,市场的力量要发挥更大作用。”徐洪才称,现在有一些保险公司,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在养老地产方面投入了很多,但是还不够,一是规模上不够,二是硬件软件还有待改进。因此未来要通过政策的引领、规划的引领,引导社会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到相关的产业里面。

10月14日至10月底,首届银发购物节在天津举办。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佟郁 摄
10月14日至10月底,首届银发购物节在天津举办。 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杜鹏分析称,养老产业要把握结构变化,抓住机遇发展。

  “我们现在面对的老人,特别是从明年开始是1962年以后出生的,新的老年人里面不但是60-69岁的低龄老人占多数,同时他们的健康状况、教育程度也在发生迅速变化。”杜鹏强调,要认识到这样一种结构的变化,而不仅仅是人数的增长。谁能抓住现在健康的、低龄的老年人,谁才有发展。

  杜鹏表示,养老不仅是把失能的老人照顾好,失能的这部分老人在全国只占到17%左右,83%以上都是健康的老人。这些老人大量的养老需求是在社区里,要考虑到这部分人养老的需求如何满足。

  “比如现在很多低龄老人要出去旅游、要养生,你可以看到,互联网上看不到有面向他们的怎么去订房、哪里可以停车、周围有什么样的资源。”在杜鹏看来,要明确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同时要将供需对接起来。同时,企业应该最关注人们愿意在哪里养老,资源要向家庭、向老人身边下沉,这样的企业才最有发展。

  陈秋霖指出,要想把握“银发经济”带来的机遇,创新是关键。

  在他看来,创新就是满足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而老年人还有很多需求没有被满足,原因可能在于创新的人没有真正体验过老年人的生活。

  “市面上提供的很多养老产品都不是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我们家也有老年人,他说,他想要的东西都找不到。但是看日本、德国的话,有很多针对老年人特性的产品,说明未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陈秋霖认为,还有很多服务模式没有被开发出来。比如遗嘱管理、帮老年人处理遗物,等等。“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可以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期待通过‘银发经济’的创新,去推动老年消费。”(完)

【编辑:王祎】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