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沿线冻土层十年来保持稳定

中新网西宁5月25日电 (李江宁 朱毅然 谢莉蓉 张璞)记者25日从国网青海检修公司获悉,日前,在“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年检期间,国网青海检修公司运维人员完成冻土区段输电线路铁塔数据测量和冻土层监测工作。观测数据显示,输电线路测量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受青海玛多地震影响,工程投运十年来,沿线地下冻土层总体保持稳定。
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青藏联网工程柴拉直流输电线路是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高寒地区建设规模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途经青藏高原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及季节性冻土地带长达565公里,冻土区域共有铁塔1207基,占铁塔总量的51%。冻土具有冬季冻胀和夏季融沉的特性,容易造成线路铁塔基础鼓胀或沉陷,威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据介绍,青藏高原冻土具有热稳定性差、变暖反应敏感、水热活动强烈等特性。冻土层稳定是青藏直流线路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为保障青藏两省区电力能源可靠稳定输送,国网青海检修公司在每年春夏季交替、秋冬季交替及7至8月温度最高时节,对冻土地区铁塔开展3次基础沉降观测及杆塔倾斜测量,将测量结果与原始数据对比分析,掌握输电线路地基情况,防止因地基变化造成铁塔基础下沉、位移、铁塔倾斜、主材变形等问题。
针对冻土冻胀融沉的问题,工程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在冻土区段铁塔地基进行特殊处理,并在铁塔下方安装导热棒,最大程度降低冻胀、融沉对基础稳定性的影响,进而保障了青藏联网工程的整体稳定。
“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多年冻土可能会发生退化,因此,十年间,我们持续开展冻土基础监测和稳定性研究,不断加强线路冻土基础监测,形成了冻土区域铁塔测量数据库,并对导热棒的运行有效性进行研究和分析,确保其有效将地下的热量单向传导给空气,使冻土持续保持稳定。长期的观测数据表明,目前工程沿线冻土基础保持稳定,未发现基础明显沉降、杆塔倾斜等变化,线路运行安全稳定。”国网青海检修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郭培恒介绍说。(完)
![]() |
经济新闻精选:
- 2025年02月25日 13:56:23
- 2025年02月25日 13:10:10
- 2025年02月25日 10:16:53
- 2025年02月25日 10:08:25
- 2025年02月25日 09: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