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入东北亚经济圈 绥芬河片区力求三个转变
【行走自贸区】深度融入东北亚经济圈 绥芬河片区力求三个转变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1日电(左宇坤)“按照国家批复的《总体方案》,绥芬河片区的定位是建设商品进出口储运加工集散中心和面向国际陆海通道的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中俄战略合作及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专职副主任,绥芬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平在10日举办的“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黑龙江自贸区云座谈会上介绍如是介绍。
2019年8月30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国家首次在沿边地区布局的自贸试验区,以及中国最北自贸试验区。其中,绥芬河自贸片区对俄特色突出、边境特点鲜明,是对接俄罗斯远东大开发、自由港政策的最前沿。
“为了聚焦深化对俄合作,全力探索沿边经验,绥芬河自贸片区实施舱单归并、中俄监管互认等通关便利化改革。在2020年1-8月,绥芬河片区互市贸易完成过货量7.2万吨、交易额3.4亿元,参贸边民13.2万人次。”
王永平表示,接下来,在进一步创新发展对外贸易方面,绥芬河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转变”。
从对俄单边向多国多边转变
当前,片区对俄合作以其庞大的资源市场为主、消费品市场为辅,贸易结构相对单一,将打开“边境有边、贸易无边”的国际视野,优化进出口布局,深度融入东北亚经济圈,在深耕俄罗斯远东传统市场基础上,延伸合作触角,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往来,积极开展与独联体、中亚、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引导企业开拓一批重点进口领域,率先抢占市场。
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
未来,片区将稳定木材、煤炭、肥料等大宗商品货源供应,探索建设原材料、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并开展保税现货交割业务,增强大宗商品配置能力,打造中俄区域性大宗商品进口储运加工集散中心。开展代理贸易、转口贸易,利用海产品、乳制品、中药材、肉类、汽车整车等进口资质,丰富贸易门类,挖掘贸易品种,合理调配口岸运力,推动更多有潜力的指定商品贸易落地运行,提高进口商品规模和附加值。
从传统贸易向新型贸易转变
当前,互市贸易成为绥芬河及沿边地区最有挖掘潜力、最具增长空间的贸易业态,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激活“互贸效应”,立足互贸商品“源头货、源头价”优势,对接国内大型商超研究开设互贸商品馆,制定进口落地加工政策,创新边民合作社模式开展批量进口,畅通二级市场准入、付汇、备案、加工等环节。同时,建设好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做大保税进口,推动互贸、电商、俄货融合发展,促进线上线下并行、外贸内贸一体、进口消费联动,形成更具竞争力的边贸经济生态圈。
王永平说,绥芬河片区将在加强对投资、金融、营商环境等普适型创新的同时,推进与俄罗斯远东大开发和超前发展区、自由港制度互联互动,在政策上互相借鉴,在贸易、物流、投资上深化合作,将“单边试验”转化为“嵌入发展”,探索并推出一批“首创性”、“集成化”的创新案例,在推进对俄及东北亚开放合作中起到“改革创新、带动发展、压力测试”作用。(完)
- 专题:行走自贸区
相关新闻:
经济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03日 09:58:20
- 2025年01月03日 07:30:29
- 2025年01月03日 07:25:00
- 2025年01月02日 09:24:11
- 2025年01月02日 07:28:35
- 2025年01月01日 20:06:00
- 2024年12月31日 14:45:51
- 2024年12月31日 14:30:52
- 2024年12月31日 14:02:26
- 2024年12月31日 09:5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