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部分长租公寓装修污染调查:装修2万元 装完3天上架

2018年09月10日 23:2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视频:北京自如开展房屋甲醛检测 业内人士:换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华社上海9月10日电 题:部分长租公寓装修污染调查

  新华社记者谭慧婷、朱雨博、王辰阳

  近日,部分品牌长租公寓被曝出甲醛等空气污染物超标,有用户直指装修污染是对住户健康造成威胁的“元凶”。这已不是长租公寓第一次深陷“甲醛门”。如今,长租公寓因其装修时尚、换房方便等优势受到市场青睐,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长租公寓在光鲜的外表下,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装修污染问题,亟待行业内部出台统一规范。

  污染超标检测还造假

  今年7月,刚毕业的小伍(化名)和同学一起在上海市闵行区租了一套由某品牌新装修的两室一厅公寓。入住不久,小伍和同学出现了喉咙发干、皮肤过敏起疹等症状。经权威鉴定机构检测,该出租房内甲醛浓度达每立方米0.12mg,超过我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的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不得超过每立方米0.08mg的标准。

  无独有偶,去年5月,还未毕业的小赵(化名)在北京找房时,也遇到了一户刚装修完不到一周的“甲醛房”。“我看房时就对污染心里有数,因为一进房子就有很大味道。但我准备7月毕业后再住,也就没太在意。”没想到两个月后,房间味道依旧,因此小赵要求长租公寓出租方对房子进行检测。

  在接下来的短短一个月内,小赵的房子经过了三次检测。第一次测出的甲醛浓度高达每立方米0.33mg,是国家标准的4倍多。在小赵的持续投诉下,长租公寓出租方对房间进行治理,此后的第二次检测结果达标,但小赵却发现测试过程中,检测人员对设备进行了非常规操作,疑似干扰检测结果。于是,小赵要求进行第三次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甲醛浓度为每立方米0.14mg,仍严重超标。

  起初,该长租公寓平台并不同意给小赵退房,称只能补偿他一台空气净化器。小赵抗议再三,最终对方同意退房,“但原来的房子很快又租出去了。我有东西落在那里,后来去找的时候发现已经有新住户了,前后还不到一个月。”

  装修仅需两万元,装完3天即上架

  记者调查了解到,不少长租公寓的装修成本都很低,以小伍所住的60平方米的房子为例,装修成本在20000元左右,该品牌装修人员称,“涂料最多1000多元,地板差不多2000元,用的三、四十元一平方米最差的复合地板……家具没听说有什么品牌,应该是长租公寓平台自己找工厂做的。”

  不仅装修成本低廉,据某品牌公寓原员工介绍,该品牌公寓的房源装修完3天后就会上架,且上架前只进行基础保洁,并无长时间通风处理。网友“爱吃的懒羊羊”表示,她曾经把房子租给某品牌公寓,公寓向她要求90天免租金的装修期。但此后不到20天,平台就让她多配门禁卡和钥匙,因为已有租客要入住。小伍向记者证实,房子装修时她就去看了房,一装修完就签了合同,多位租住长租公寓的住户,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情况。

  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各地受某品牌长租公寓“甲醛房”影响的近两百名住户自发组成了微信维权群。群友“Salvin”称,他的室友在入住后被医院诊断出“体内炎症过重”,他7月中旬就向该品牌公寓投诉甲醛问题。8月管家联系他们,称能退近一个月的房租加上换租、体检费,共计约12000元,“但是这个钱我还没拿到,他们说必须等所有事情确定下来,没有问题了才可以退还我房租以及体检费用。”

  责任认定不明,相关监督应跟上

  截至2017年底,链家旗下长租公寓品牌自如已在9座城市受委托管理50万间房源,管理资产价值超过6000亿元。成立于2015年的蛋壳公寓,到2018年也已拥有了10万间房源。但长租公寓的快速成长和行业整体规范不完善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装修污染问题上,目前对于长租公寓应该采取怎样的环保标准、使用什么样的家具和装修材料、装修后需要空置多久才能出租,行业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健康受损的租户难以维权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一是因为甲醛等污染物对于健康的损伤难以量化,二是对于这些长租公寓企业究竟该负何责任也难以厘清。

  上海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市律师协会房地产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叶正伟指出,由于目前没有明确的法条规定,如果没有在租房合同中明确长租公寓平台有保障空气质量达标的责任,租客在法理上就很难有相应的赔偿标准和依据。

  对于规范的空白,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建议,住房监管部门应适当联合卫生健康、环保、建材装修等部门积极进行事后监督,并从当前的纠纷中总结监管的重点,以形成较系统的监管内容或指导方案。

【编辑:周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