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分析称价格水平涨幅或继续保持低位

2015年02月27日 09:37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昨日公布 分析称——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不失势,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运行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创新带来新的增长点。

  焦点一:

  经济增速换挡不失势

  初步核算,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跟过去的高速增长相比,尽管增速略有放缓,但既没有“掉挡失速”,又蕴含着更高的含金量。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疲弱的“亚健康”状态依然持续,从世界范围看,7.4%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仍然是高的。

  解读:“这些情况足以表明,我国经济总体向好、稳中有进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柔韧性得以增强。”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昨天发表署名文章时表示。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迈入‘新常态’,政府可能容忍经济增速下滑至7%左右,也将努力在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目标之间取得平衡。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去通胀化持续,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

  焦点二:

  消费驱动型经济模式初现

  “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态势明显。工业向高端化转型演变。”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表示。据了解,去年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2.3%、10.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0和2.2个百分点。在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居民消费升级的多重因素推动下,服务业增长强劲。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比第二产业高0.8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第二产业高5.6个百分点。

  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受国内资源环境以及外部压力影响,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作用渐显乏力,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则逐渐增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0%。居民消费结构持续改善,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占比提高。初步测算,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2.6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解读:“增长动力从投资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消费驱动型经济模式初步显现,表明我国经济增长需求结构趋于优化。”谢鸿光断言。

  焦点三:

  经济运行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2014年,我国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2313元/人(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提高7.0%,这是劳动力素质提高、科技进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年扩大1.1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上年下降6.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6%。

  解读:在市场倒逼和政府引导下,质量型、差异化竞争逐步代替过去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我国经济正逐步告别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高技术、低消耗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分析。

  焦点四:

  创新带来新的增长点

  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尤其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催化融合下,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焕发出勃勃生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医疗、网络教育等蓬勃发展快速壮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信息消费发展迅速。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全年邮政业务比上年增长35.6%,其中快递业务量比上年增长51.9%,快递业务收入增长41.9%。“宽带中国”战略实施进程加快,2014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201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增长49.7%,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37.7个百分点,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

  解读:“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尽管规模数量还不足够大,但代表着新兴的增长动力,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希望。”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分析。

  焦点五:

  价格水平涨幅将持续低位

  2014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0.2%。

  解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2015年经济增速稳中趋缓,需求对物价的推升力度有限;同时经济新常态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保持松紧适度,大幅放松可能性较小,不具备抬升物价水平的货币条件;从食品价格走势来看,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猪肉等农产品的周期明显拉长,周期涨幅也明显收敛,预示未来食品价格大幅上升推高物价的可能性也较小。综合来看,由于新涨价因素较弱、翘尾因素整体水平明显低于上年,预计2015年CPI同比将明显低于2014年2%的水平。

  在瑞穗证券董事总经理沈建光看来,考虑到当前国内需求疲软、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以及产能过剩等背景之下,今年通缩风险非常值得重视,但整体来看预计,全年CPI涨幅或在1.6%左右。其中原因沈建光的分析是:一是内需疲软仍然持续。尽管1月主要经济数据要与2月合并公布,尚未可知。但1月疲软的PMI数据,悲观的进口负增长,不断下滑的工业利润,以及销售环比回落的房地产市场等等都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不容乐观。二是美元走强与全球需求疲软之下,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进入寒冬。数据显示,美元指数相比于去年3月已上涨接近20%,从历史来看,美元走势与大宗商品走势往往呈现负相关关系。同时考虑到今年全球需求不足,供应充分,预计今年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仍将保持低位,这对国内通缩不利。三是产能过剩局面仍然持续。当前消费对GDP的贡献已经超过投资,显示伴随着结构性转型的持续,预计消化过剩产能尚待时日。

  刘利刚表示,除了调整货币政策应对物价上涨低迷这一风险外,政府应该把握这一时机,加速推进要素价格改革,例如:水、能源和公共事业。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