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定向调控加码:为实体经济“减负增效”

2015年02月27日 09:09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

  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加力增效,加强定向调控,用减税降费鼓励创业创新。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新春伊始的财政政策组合拳,体现出今年定向调控以补足经济发展短板的思路。对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旨在通过对企业和民众的减负以及精准滴灌式的有效投资,培养市场主体的创新和市场研发能力,为经济增长寻找动力支撑和促进结构调整。

  财政政策趋向更加积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对记者表示,“加力增效”意味着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这延续了去年结构性减税的政策,让小微企业减轻负担,轻装上阵。眼下宏观经济不景气,通货紧缩和物价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政策相对货币政策而言,对促进结构调整更有效。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具有调控全局性和短期性的特点,财政政策则着力于优化结构。二者需相互配合打组合拳,才能促进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以及部分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实际上是经济结构不平衡的表现,诸如社会资金等存量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不仅税费负担过重,也因为投融资体制的不完善而难以获得资金支持,融资成本较高,创新能力的释放受到制约。在这种形势下,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应着力于定向调控,对小微企业等增加就业以及短板领域多引导资金进入,以优化经济结构。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日旭认为,预计今年政府还将继续在降低实体经济税负和融资成本上着墨。因为这涉及到经济新常态中增长引擎转换的问题,以前靠投资拉动,将来要靠创新驱动,只有减税降费才能激发小微企业的创业创新积极性。另外,先后出台的积极财政政策还有一层深意,即通过降低企业和民众负担拉动内需。我国目前工薪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仍较慢,收入仍向富裕阶层集中。减税降费的同时能够带动社会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助力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

  总量调控与结构政策并重

  有专家指出,由于我国经济深层次矛盾在于结构性失衡,虽然有着新型城镇化、人口基数带来的消费潜力等潜在增长因素,但因为资源配置失衡,导致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与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并存、小微企业与社会资本“两多两难”现象并存,因此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除去要增加政府投资、扩大赤字外,还应通过“营改增”、对小企业减税等结构性政策,提高经济发展的均衡性。这需要产业政策先行,财政政策引导,同时与货币政策配合,让资金等要素资源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领域配置。

  兰日旭分析认为,就实体经济发展基本面来看,市场主体创新依然不足。去年以来,随着连续降准以及央行使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相对充裕。1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124.27万亿元,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以及债券回购利率的走低,也显示出市场资金面宽裕。这么多的货币量必须流入到产业中才能形成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将于3月1日正式实施,将对房地产行业形成一定冲击,加上对地方债务实行总量控制,如此一来,房地产和政府投资二者吸收资金能力下降。所以,从小微企业和民众两方面着手减税降费,有利于盘活存量进入实体经济,引导民众自主创新创业。

  徐洪才也表示,现在很多基础设施、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的投资有些饱和,但是公共产品投资缺乏,成为经济的一个短板,新型城镇化中有很多公共产品和服务投资项目。政府引导资金流入这些项目,对经济结构调整和稳增长都有益处,可以产生“一箭双雕”的效果。

  盘活存量补足经济“短板”

  多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均向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资金。未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投资重心将逐渐向公共产品投资转移,这样才能提高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农业是基础产业,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农田水利的落后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因此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是公共产品供给的“重头戏”。

  另外,我国经济增长潜力来自于消费升级,而人口城镇化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途径,必须顺应这一自然历史过程,完善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实现消费升级与转型,才能让百姓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和红利。其中蕴藏的有效投资需求,应当是积极财政政策的落脚点。水利投资等公共产品投资加大,体现出财政政策既着眼于短期拉动需求,又有利于长期优化投资结构的特点。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